240 研发难题(1/2)

面对这种局面,朱载坖当然会让大明跟上西方列强的步伐。

如今北方草原的威胁告一段落,他也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火器升级上了。

收复河套和哈密卫,只要自已提供钱,戚继光和谭纶会完成这件事的。

而且新的火器还可以给戚继光投入使用,说不定他能研制出更好更廉价的火器。

可别忘了他不仅仅是个将领,还是军事发明家!

自已身为穿越者,只能给大明军方提供一些思路和想法,自已并不是精通火器的理科生,实际帮助甚至可能还不如朱载堉来的大。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想到这里,朱载坖又问,“跟你一起出海的水手们呢?有损失吗?”

“有5个病死了,剩下200多人安然无恙!”

“好!马上把他们接到京城来!”,朱载坖对着陈洪道,“我要你保护好他们每一个人!决不能再有损失!”

“还有,把他们的所见所闻都要记录下来,编成书!”

“奴婢明白!明天就派中院的人去!”

日后的松江海军大学大堂中,这200多人的名字会被刻在校园历史碑上。

其中,圣宗皇帝的一句批语非常醒目。

“他们是大明海军的基础,是大明开拓团的先驱,松江海军大学最早的一批开校老师!致敬勇敢的他们”

“天佑大明!”

~~

朱载坖继续问了一些细节问题。

之后,朱载坖赏了李芳一身蟒袍。

“朕说过,朕要你做大明第二个马三宝!”

“朕希望你在未来和郑和一样,屡下南洋,攻城拔寨,开拓疆土!”

李芳颤颤巍巍的接过了红色蟒纹长袍。

这时候大明的规矩还是很严的,并不像天启崇祯时期,随便有点地位的人就一身飞鱼服,大蟒袍的。

要知道朱载坖堂兄弟辈分的朱载堉都没有得到过如此厚赏。

“奴婢谢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不必如此!”,朱载坖道,“郑和七下西洋,你我主仆二人就来他的二倍,十四次下南洋!”

“把南洋所有的好东西都抢到大明来!好不好?”

“好!好!”

接着,朱载坖又赏了李芳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子。

既然未来要继续出海,必须有一个说得过去的身份。

而且这个身份也方便他出入皇宫,传递消息。

陈洪也明白了这个赏赐的意义,既然李芳常年不在宫里,自然也威胁不到他。

只是那一套蟒袍,陈洪越看越眼红。

“改天自已也穿一个玩玩?”

接着就是要种这些带回来的农作物了。

宫里有已经施了半年肥的土地,正好适合种他们。

大明皇室比较接地气,宫里有种菜的习惯。

一些后宫娘娘民间出身,闲的没事干就喜欢种点花草瓜果什么的。

即便是冬天也有类似暖棚的技术可以种。

先种一批适应大明土地,等产量上来了再推广民间。

那些出海的老农朱载坖也下令留在京师。

他们又有农务经验,又出过海,种植和推广这些外来农作物离不开他们。

第二日,朱载坖带着朱载堉来查看那些武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