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出海(1/2)

第四百四十九章出海子挂念母亲,这是齐主的孝道,朕又怎么会如此不近人情呢?”

大明宫中,李世民放下手中御笔,随手将一份批文交给王蒙,在他书案前侍立着的是神色复杂的殷妃。

前些天她得知皇上恩准了齐主李佑回京的请示,心里便开始不安起来。

久居深宫,对营中尔虞我诈,争斗不断的现状深感不安的她,更清楚当前的朝局要远比后营更加区险方分,九子这个时候回来准不是什么好事。

殷妃思前想后,便壮着胆子来试探皇上的口风,这才得到了刚才那句回应。

下,佑儿孝心可嘉,臣妾也甚是欣慰,不过他年纪轻轻放下保疆卫国的重任,实在是不妥。”

“身为母亲我宁愿牺牲母子之情,希望他能继续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在边疆的历练也能帮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殷妃跪在李世民跟前,言之凿凿地诉说着自己身为人母的殷切期望。

不过,她心里真正的心思,可不是如她此时所说的那样光明正大。

齐土李佑久居西疆,手握兵权,再不济也比回到长安被太子和魏王欺玉来得强多了,哪怕争不了太子之位,手里也得有些自保的本钱。

所以殷妃打的主意就是让儿子继续留在陇西,现下实在不是回来的好时机。

李世民低头呷了口茶,看不出眉宇间究竟是喜是怒,这位心机深不可测的盖世君王,总是让人产生一种深如渊海的敬畏感。

“你是怕齐王失去了磨炼自已的好机会,还是怕他丢了好不容易到手的兵权?”

轻描淡写脱口需出的一句话,令殷妃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微微发颤,还要努力掩饰自已脸上僵硬的表情。

“下…….臣妾绝无那种想法。”

没有最好,齐土去军中历练,最初朕也对他抱有期待,然而他终究不是那块料,虽然去了多时却并无建树,再看吴去成州这天半年时间,两相比较之下,究竟谁更有能力便不言而喻了。”

殷妃咬着嘴唇,低头聆听李世民对儿子的评价,心中十分不甘。

她也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这么直白,简直连一点对李佑认可的评价都没有,这太让人难堪了。

从殿内狼损退下后,殷妃忽忽不平地念看:“吴王,吴土,又是吴主,他到底哪里比我儿子强?”

李世民心如明镜,自长孙皇后故去,后宫中的争权夺利由暗潮汹涌一下子就浮现在了明面上,尤其是后宫四妃之间的互相争斗更是愈演愈烈。

大家都知道母凭子贵这个道理,谁的儿子在宫外更加得势,谁就更能占据主动,殷妃在这个时候不想让齐土回长安,当然有这方面的算计。

“王蒙,最近后宫给朕町紧着点,不要生出事端,即便皇后离朕而去,她的位置也不是谁能取代的。”

大总管王蒙点了点头,恭敬地回慕道:“陛下,后宫之中韦贵妃和殷妃二人关系密切,时而会做出些特强凌弱之事,而杨淑妃和徐贤妃则较为尽职守,不过天体上后营并无天事,请隆下勿忧。”

“没有自然最好,日夜劳心国事,不想再为儿个女人分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