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四妃之首(1/2)

“见过淑妃娘娘。”

闫昭仪看起来年纪不大,一双眼眸中透着隐隐的不安。

她不会不知道闫家出事了,否则一向不过问琐事的杨淑妃,也不会专程将她叫到这里来。

闫裴的死跟吴王李恪有关,朝堂内外如今都因这件事而吵得不可开交,而她们闫家更是处于暴风眼的中心,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而杨淑妃是吴王李恪的生母,这之间的利害关系,闫昭仪想得十分清楚。

杨淑妃面色平静如常地说道:“闫昭仪,你们家的事现在闹得满城风雨,若是继续这样闹腾下去,必然会引起陛下的震怒。

所以今天找你来,我也不绕弯子,就是希望能尽快平息此事,我们要为陛下分忧,不要给陛下添堵。”

杨淑妃毕竟是久居宫中,摆出后宫四妃的架势来威压十足,闫昭仪心中“咯噔”一下,知道今天这事是不可能轻易过去了。

她抬起头,恭敬地说:“姐姐,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昭仪,这事要如何办哪轮得到我说话,朝中大臣们自有公论,他们没吵出个结果,也有陛下圣裁。”

“朝中大臣争执不下,我儿吴王已将闫裴的死解释的清清楚楚,这跟他并没有关系,现在须有你我两家站出来表个态,才能堵上别人的嘴。

你该明白那些大臣们之所以吵闹,可不是为了我们,而是借题发挥谋取自己的利益罢了,我们又怎么可以让这些人如此利用呢?

再者说,人都已经死了,事情继续闹下去对谁都没好处,你们闫家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闫昭仪顿了顿,她还不知道今天在闹市发生的情形,即便是杨淑妃开门见山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她也不肯轻易开口应允。

如果闫家一旦选择息事宁人,那么他们又该如何向太子交代呢?

这时,李恪迈步走了进来,他告诉闫昭仪关于闫家都被带去大理寺的事,还强调自己才刚见过太子,后者对闫家并没有任何维护的意思。

“吴王殿下,为什么要如此咄咄逼人?”

闫昭仪非但没有任何替家人悔过的意思,反而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哀哀戚戚地哭诉起来。

李恪心中纳闷,到了这个境地闫昭仪还有什么理由不认输,除非她有底牌还没亮出来?

那这张底牌能是什么呢?

就在李恪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殿外宫人来报,说是韦贵妃来了。

韦贵妃是后宫四妃之首,跟杨淑妃的关系并不和睦,这时候赶来那就肯定是为了闫昭仪。

李恪顿时明白过来,在后宫之中光凭闫昭仪的本事,还是没有办法全力护持闫家的,所以她肯定很早就投靠了韦贵妃,这么推断事情就全都说得通了。

韦贵妃一来,就看到杨淑妃坐在主位,闫昭仪则是站在她的对面,而旁边还站着吴王李恪,这场景就像是在审问犯人。

“哎呦,这是怎么了,我恰好经过这里就想着来串个门,看来是我来的不是时候。”

韦贵妃很明显就是得知消息,闫昭仪被叫到这里所以才急急忙忙赶来的,却非要装出自己是无意间经过的样子,让人见了只觉得心里发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