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竟是亲戚(1/1)

第469章竟是亲戚扬州,自古便是富庶之地。有诗云:腰缠十方贯,骑鹤下扬州。早在天虞朝时,扬州就已被高度开发,日渐繁华。时至如今,更是一跃成为天楚的赋税重地,巡盐御史就设在扬州,把控着两淮盐业这一任的巡盐御史,姓沈,名江,保德二十八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修编、齐贤台录事、扬州巡盐御史。自从调任扬州巡盐御史后,沈江已在任十多年,可谓是保德帝手头最重要的钱袋子。保德帝能摆烂修仙,但国库始终充盈,这沈江绝对功不可没。不过,随着这两年保德帝对朝堂的掌控力下降,沈江在扬州的处境也变得艰难起来。这几年的盐税,比起以往明显要差了不少。不是沈江不尽心,实在是连皇带都开始没人在乎了,他这个倚仗皇带的巡盐御史,自也没了往年的威力。巡盐御史衙门内。沈江揉着额头,面上满是疲惫之色。本当壮年的他,如今却已老态尽显,满头花白。显然,当了十多年的巡盐御史,已让他心力交痒。想想也是,两准盐商又有哪一个是易于之辈:沈江这个巡盐御史,硬生生地从他们身上刹肉,又岂能不被他们针对?也就是沈江心性坚毅,且手段高超,才能在扬州一呆就是十多年。换做其他人,怕早就混不下去了。要么被两淮商收买,成为他们的走狗要么彻底摆烂,对盐商们的行为视若无赌。要么就是死于非命。别以为盐商们不敢这么做。事实上,大楚立国百多年,历任巡盐御史,至少有十几个都是不明不白地死在扬州。若说这里面没有盐商们的手脚,说出去谁能相信?唯独沈江,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一十就是十多年但如今,这位心性坚毅,手段不凡的巡盐御史,也快撑不下去了。“天灾频频,七州皆被波及,国库空虚,朝廷急需用钱,偏偏盐税却一年不如一年。”“哎,莫非天要亡我天楚?”沈江揉着额头,心下幽幽一叹。这些年,两淮盐商愈发癫,最初时他们还不敢对抗朝廷之令,但如今盐。更可怕的是,巡盐御史衙门上下也已经被盐商们渗透成筛子。偏偏沈江还不能动这些盐商们安插的暗子。无他,他手下的盐兵已经靠不住了。失去了盐兵的威力,沈江一介文人自是掌盐商们毫无办法。正自凝思间,忽有一老仆进了书房。“老爷,绣衣都督来了。”这老仆已是沈江身边唯一能信任的人。换做其他人,沈江可不敢让他们进书房。“绣衣都督?”沈江闻言,霍地一声站起。他面上露出一丝惊喜的神色,急声问道“洛都督在哪?快请!”这话刚落下,就见一人大步而入。沈江急视之。却见来人不过弱冠之年,长得面如冠玉,俊美至极。身上一袭常服锦袍衬托的他愈发贵气逼人”下官见过洛都督。”沈江快步上前,身一礼。洛伸手将他扶起。“大人无需多礼,说起来本督还是大人的子侄辈呢。”这话让沈江不由一证。子侄之说从何说起?“老爷,洛都督是武威侯未来娇客,这算起来可不是你子侄辈嘛。”一旁的老朴小声解释了一句。沈江先是谊异,紧接着恍然。竟是沫沂的未来女婿?那还真是子侄了。当年沈江金榜题名后,被老武威侯相中,将闺女许配给了他。所以,沈江与武威侯沫沂、忠义侯沫澄算是连襟。弄清关系后,沈江面上亲近之色又多了几分。“那我这老朽之人就托大唤都督一声子玉了。”洛闻言,微微颔首。两人分主宾落座后,老仆替二人奉上香茗后,便退了出去。子玉可是奉皇命而来?”沈江品了口香名后,放下茶盏,问道。在七州接连爆发出天灾时,他便已经判断到朝廷必将急征盐税,以弥补国库窟隆。所以,此番洛珩突然来到扬州,身上必然带着皇命。“姑父猜得没错。”我这次是奉下之命来对付两淮盐商的。”洛珩点了点头,道。他并没有对沈江有什么隐。想要对付两淮盐商,少不得要跟沈江这个巡盐御史配合。“对付两淮盐商!”沈江吃了一惊。对于两淮盐商,沈江自然没有任何好印象。他也将盐商们的种种不法事情,都密奏给了保德帝,只不过,在沈江的谋划中,两淮盐商势大,得徐徐图之。盐商们在扬州一手遮大,关系网遍布整个江南。”若无谋划,轻易动了彼辈,怕会引起江南动荡。”沈江皱起眉头,沉吟道。他倒是不反对动盐商,但前提是有妥善的谋划。否则,江南一旦动荡,那大楚恐怕真要亡了。沈江是老成谋国之人,自是谨慎得很。“姑父放心,我已调动齐地驻军南下,盐商们翻不出什么浪花。”洛笑了笑,道。沈江闻言,点了点头。“可是镇压了白莲教的齐地精锐?”作为官场中的一员,白莲教被灭的事情,他自然也听说了。不过,朝廷公开的诏书中,并未提及尸兵什么的,只言是齐地精锐平息了白莲之乱。“正是齐地精锐。”洛微微颔首。沈江舒了一口气,面上露出喜色。“若是齐地精锐南下,倒能镇压盐商们。”“不过,盐商们向来猬癫,子玉务必注意安全。”洛点了点头,道。“姑父放心,小侄省得。”沈江见状也不再多言。落珩是绣衣都督,名气可不小。沈江也听闻过洛珩的种种事情,自不会将他当成普通小辈来对待。又寒喧了几句后。沈江让老仆唤来家着,与洛见面洛自然不会拒绝。事实上,他也好奇沫卿缩的这位姑母。在原著中,这位姑母仅仅只被提及了一下名字,并未出场,事实上,就连沈江也是如此。这对夫妻在原著中就是背景板而已。月显示本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