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延长采访(1/2)

私营比国营更好,全改私有制?

这个问题背后可藏着个大坑!

赵山河立刻摆手,正色答道:“不能这么说,私营和国营不过是不同的经营方式罢了,就像人的手和脚,各有所长,没有哪个更好的说法!一个人要是长了四只脚没有手,那就拿不了东西,要是长了四只手没有脚,那就没办法走路!”

“手脚健全,才是一个正常人!所以我觉得私营和国营并不矛盾,反而可以可以互补,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这番话极有高度,意味深长。

于娟立刻让小女生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国营企业改制,从97年9月开始,到现在正好一年。

这次专访,就是为了寻找成果!

华龙兴盛商场的成功,说明改制是卓有成效的。

于娟感觉到,自己这篇报道,肯定能拿到一个好版面!

再看赵山河,她隐隐觉得这个男人,将来很有可能会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

又问了几个问题,赵山河也都一一作答,不仅回答得滴水不漏,还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

眼看台本上的问题全都问完了,但于娟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临时决定增加一些采访内容!

“赵先生,说了这么多,咱们一直呆在办公室里,不如我们到商场里逛一逛,边走边聊?”

赵山河没意见,刚一出门,就看到了王长山、张继斌、刘长江和刘世强几人正在聊天。

“恭喜,赵老板,生意这么兴隆。”

几人也都见到了华龙商场的火爆,客套了一番,但心思却各有不同。

赵山河寒暄了几句,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身旁的于记者。

“竟然是抚远日报!”

“这下华龙商场要更加出名了!”

几人都知道抚远日报的含金量,没想到华龙商场竟然能引来这么大的报社。

不过昨天那顾客前赴后继、一刻不停,生意太过火爆,引来大报社的记者也不算稀奇。

于娟看了看商场里的顾客,回头问道。

“今天的顾客还是很多,赵先生估计能达到昨天六百万的销售额吗?”

赵山河摇头:“昨天是占了开业第一天的优势,家电的销售额占了大头,今天应该没那么多了。”

什么?

昨天的销售额有六百万!

听着于娟采访赵山河透露的信息,旁边的几人都惊呆了!

刘世强惊讶之余,也十分高兴,毕竟这个商场他们也出过不少力!

与有荣焉!

同时对赵山河也更加佩服了。

“恭喜,赵老板,这华龙商场真成了龙,要腾飞了啊!”

刘长江看着赵山河,想起了当初他来找自己疏通关系,想要租下商场的六间铺面的时候。

那时候就看出来他是个人才!

但没想到这才短短几个月,赵山河就让他知道了什么叫长江后浪排前浪!

先不说以后,光凭这个单日营业额600万,赵山河在南城已经算是闯出了名堂!

张继斌则是纯纯的羡慕,他的衡阳购物市场最高单日营业额也才64万!

这差不多是十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