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中医的根基(下)(2/5)

“但是通过画竹子,郑板桥一方面精神有所寄托,可以转移情绪,感情得到了宣泄,二来,感受到竹子的条达舒朗的神资,心情也随之开朗,第三,在运气作画的过程中也能使肝气慢慢条达疏泄.......”

说着方彦笑着道:“看上去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其中却牵扯医理,这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中医就在身边,就在自然之中,治病的法子有时候就在我们眼前,不拘泥于药石。”

“以前不少名家治病救人,在过程中也会遇到难题,有时候静坐沉思,有时候出游散步,在生活中,在细节中,就有可能找到治病的道理。”

“中医重理而不重药。”

说到这儿,方彦再次在黑板上面写了几个字:“这就是我给大家说的主次之分,明理才能治病,能辨明病因,治病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不一定拘泥于药石,到了一定境界,就像是电视上演的,飞花落叶皆可伤人。”

说着方彦又道:“不少同学都应该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大本营,是中医主要的纲要书籍,是学习中医的人必看的,但是如果详细了解过《黄帝内经》的人应该能发现,《黄帝内经》的全部经文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经文都是来诠释理法的,真正公开药方的文字还不到百分之一。”

“药可以变,方也可以不同,但是理是永远不变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可以做到一人一方,或者一病多方的原因。”

“呼!”

吕丰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黄教授,我算是明白你为什么对方彦这么有信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