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掌全府经济命脉,助力发展(2/3)

“这次归来后,另外批你们五日休息,过年回家看看,路引和身份都为你们准备妥了,定让你们风光归家。”

许元胜递过去手令,拍了拍王五的肩膀。

“谢大人。”王五面无表情的脸庞,也多了一丝情绪的松动,归家,他好久没有回家了。

稍后王五接过手令,就直接离开了。

许元胜处理了一番公务之后,稍后招来了大牛和二牛。

“二牛你回青山村一趟,报个平安。”

“大牛接下来城外村子,你来负责,府城外面的村子人口数量众多,待钱江县那边完成了军屯制,接下来就是府城。”

“所以你先深入城外村子,为军屯制打好根基。”

许元胜直言道。

“是!”大牛和二牛纷纷领命。

稍后许元胜前往另外一个院落,找到了张方平。

“吾弟想取缔府城内一切钱庄。”

“改有府衙掌控。”

……

“我知晓你在淮阳府城,取缔了私人钱庄。”

“没有想到你意取缔整个青州府的钱庄。”

张方平微微一愣,钱庄所代表的都是各县大户以及各县衙门,关系错综错杂,牵一发动全身。

“钱庄对于商户和民众,有着潜在的影响力。”

“做得好可促进商路发展。”

“反之迟滞商路发展。”

“在淮阳府只是取缔府城的私人钱庄,但青州府不一样。”

“青州府一旦全面铺开军屯制,肯定要借用大批的银两和物资,除了衙门应有的拨款之外,可有钱庄承担余下的不足。”

“即给了借银之人更多的自由,也给予了压力。”

“一举两得。”

“若假手于人,就会受制于人,特别牵涉军屯制诞生的军权。”

……

“另外府衙掌控,也能大大取信于民众,方便大笔银两通过钱庄流通,在关键时候,或为我等所用。”

许元胜看的长远,加上手里银两富足,自然不愿把一府之金银命脉,假手于人,主要是青州府具备了这个条件,而没有动淮阳府全府钱庄,主要是时机不对,一旦动静太大不利于青州府低调积蓄力量。

“军屯制掌控城外兵马。”

“钱庄掌控一府之金银流通命脉。”

“兵马和银两,都握在我们手里。”

“外加上十路官商要大力发展的资源,皆为民众和军备之关键。”

“如此以来,府城所有之一切,皆为府衙操纵。”

“倒是能够集中力量,做大事。”

张方平很快理解了许元胜所想,最终点了点头。

“没办法。”

“掌控的地盘少,唯有府衙接管大部分权利,才能让其发挥最大的战力。”

许元胜无奈一笑。

“是啊!”

“九边重镇依大胜全境募兵,依大胜所有国力来支持。”

“我等只是两府之地。”

“若要募集等同于一座边军重镇的兵力,是要付出更多。”

张方平深以为然。

“府衙掌控钱庄,就能更便利的借官商之力,使各类物资爆发式发展,极大调动民众的潜力。”

“依青州府和淮阳府为根基,其物资储备能够辐射其它诸府乃至是外省,其实我们拥有的财富,就并非两府而是数府乃至媲美一座行省之财富。”

许元胜想了想道。

“真能到那一日?”张方平深吸一口气。

“黑石府宋阔等人牧养的牲畜,若证明可以,可在青州府和淮阳府再建四到六个大的蓄养基地。”

“军屯制落实之后。”

“大批老弱妇孺是往城内去。”

“城外归军屯掌控,会闲置大批的土地用于物资生产,畜牧发展。”

“其产量以及产出,绝对能达三四个府的体量。”

“明年。”

“只要明年天下未大乱,未发生天灾。”

“青州府和淮阳府所掌控的粮食,肉食以及布料和铁器等,会不亚于整个西川行省之前的体量。”

“供养三五十万兵马,也绰绰有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