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五章 祸从天上来(4/4)

贾诩当年也被一群劫匪在拦在半道之上,只不过当时的劫匪不是羌人而是氐人。当时贾诩假称自己是太尉段颎的外孙,结果氐人畏惧段颎的声名,认为要是干掉了贾诩便会引来段颎的疯狂报复,于是便不敢加害贾诩,让贾诩逃过了一劫。

但是现在要借用那个人的名头会比较合适呢?

正当贾诩琢磨着的时候,忽然有一个羌人越众而出,走到了贾诩面前,说道:“讨虏校尉,别来无恙?”

贾诩最早的时候的官职只是董卓的一个掾吏,后来董卓到了长安之后,便成为了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再后来便去了牛辅的军中担任辅军,所以张辽还是称呼在哪个时间节点上贾诩的官职。

“张文远?!”贾诩瞪大了眼珠。

张辽点点头,然后二话没有多说,便提起长枪,准备一枪干掉贾诩,他和贾诩并没有多少交情,上来只是想让贾诩做一个明白鬼而已……

张辽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贾诩给李傕郭汜等人出谋划策,但是多少也有些耳闻,因此既然是现在斐潜要对付的李郭二人的谋士,而且自己身上又肩负着搅乱三辅的任务,因此能借这个机会收拾掉李郭二人的谋士,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且慢!某乃为斐中郎,”贾诩见势头不对,立刻大声喊道,“哦,斐侯,助其获十万雄兵而来……”

带着血色的枪头在贾诩面前停了下来,几滴红缨上的血珠却去势不止,按着惯性砸到了贾诩的脸上,就像是点上了几朵血红的花朵,激得贾诩脖子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张辽半信半疑,眯缝着丹凤眼,冷冷的看着贾诩,说道:“……何来十万雄兵?”

贾诩吞了一口唾沫,说道:“……吾与西凉诸多将领有旧,又深知长安虚实,且容某至斐侯之处细细分说,便可助斐侯一举速破京都,收拢西凉兵卒,岂不十万雄兵轻举而得?”

反正不管怎样,先活一天算一天,蒙过了张辽眼前的这一杀关再说!再者这里距离粟城还有一段距离,说不定路上还有机会逃亡也不好说不是么?

张辽心知贾诩所谓的“十万雄兵”多半只是虚数,不过贾诩所说的知道长安虚实倒应该是实情,如果能提供给斐潜有效的李郭二人在长安周边兵力虚实布置情况等等,倒是真的有利于斐潜下一步的作战。

因此张辽盯着贾诩,慢慢的收回了长枪,然后转眼看了看,见到远处草丛当中似乎有些动静,便高声喊道:“善!既然文和欲投斐侯,某便为汝引见!来人,请文和上马!”

贾诩顺着张辽的目光看去,不由得咧了咧嘴,哭笑不得,但是眼前的情形也不容得贾诩多做什么其他的事情,便只得在张辽警惕的目光之下,爬下了华盖车,坐上了马,被羌人骑兵围拢在其中,呼啦啦往粟城方向而去,留下一地尸首和各种残骸。

许久,等马蹄的声音消失不见之后,那草丛当中才缓缓的冒出了一个满面惊恐的兵卒的面庞。那兵卒四下看了看,见周边无人,便连滚带爬的钻了出来,踉踉跄跄的往重泉县城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