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是非谁能说清(4/5)

只要征西斐潜不倒台,那么赵昂就多了个护身符,多少算是斐潜的门生故吏了,大概就差不多是这样的意思。

有了新鲜的牛酒,斐潜自然不用再啃马肉了,便在大帐之内,让人取了炉子木炭,又用些铁丝,做成铁签,便可以烧烤了。

烤制食物来吃,自从上古就有的,但是烧烤的方式却一直都在变化。

“炙”字的出现,形象的画出了烧烤的美味,就是取肉在火上烤,而“脍炙人口”就是形容人的文章像烤肉一样,根本让人一口接着一口,停不下来!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已经知道,光烤野兔已经落伍啦,必须要配上酒才够味。

到了汉代,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后世烤牛羊肉串的那种长方形的装炭火的烤炉,也称之为“上林炉”,铁质的就相对大一点,也有陶质的,则是比较小一些,还会在左右两边加上两个把手,以便携带。

因此当下,斐潜只不过用铁丝代替竹木签子,然后多了些佐料来腌制羊肉而已,只不过吃肉这个事情,在汉代还是属于比较高层的事情,普通人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大口吃肉,多少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享受了。

斐潜拿起了一根铁签子,看着铁签子上面串着的羊肉。原本白色的羊肉脂肪被烤成了金黄色,边缘微微有些焦黑,散发着诱人的油脂香味,用牙齿扯下两块,喷香的油脂便在齿间和细嫩的羊肉纤维混在在一起,组成了让人垂涎的鲜美味道。

斐潜狼吞虎咽的咀嚼着,然后几口便将一根铁签子上的羊肉块吃得干净,随手将铁签子扔到了木盘当中,又抓了一根,一边吃着,一边对着一旁的蒙恕说道:“宽之,随意,随意,莫要客气。”

吃过了两三轮,伴随着大小羊肉下肚,又喝了几碗水酒,多少肚子里面就有些底数了,斐潜也就放缓了速度,端起了酒碗,对蒙恕说道:“宽之出山助某,不胜感激,且胜饮之!”

蒙恕举碗,一饮而尽,然后将酒碗放下,沉吟片刻之后,开门见山的说道:“某闻将军有‘老秦令’,可否一观?”

斐潜从怀里取出了那一块老秦令,让亲卫转给蒙恕观看。

蒙恕将手在身上衣袍使劲擦了擦,才小心翼翼的接过了老秦令,捧在手中仔细端详着。

斐潜一边慢悠悠啃着羊肉串,一边看着蒙恕脸上难以掩饰的神情变幻,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昔晋献公立骊姬,生奚齐,后骊姬贼太子,太子缢于新城。姬遂谮重耳,重耳出奔,方得穆公之助,终成晋国百年霸业。”斐潜缓缓的说道,“如今可知,逃者生,缢者亡。然先秦之事,何其似也,若为其时,孰对孰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