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1章处处问题,处处是坑(3/4)

『嗨……』黄月英也是摇头,然后点了点桌案上的文书,说道,『用「帗舞」罢,应该比「干舞」更好看些……』

『哦?』斐潜挑了挑眉毛,好看?这也行?『可是我是骠骑啊……不是更应该用「干舞」么?』帗舞是文舞,六十四人,其中一十六人持帗而舞,而干舞么,又称兵舞,顾名思义就是属于武舞了。

黄月英调皮的笑了笑:『所谓文治武功,夫君武功这么多了,也该文治一番了罢!』

斐潜愣了一下,旋即笑了起来,点头说道:『可!那就用「帗舞」就是!』黄月英的意思斐潜大体上也能猜的出来,所谓『文治武功』不过是个托词,更多其实是黄月英希望斐潜可以稍微稳定一些,不需要继续征战了……

这是黄月英的一个美好的期许,所以也没有必要争论到底应该用文舞还是武舞,开心就成。

黄月英也是笑了,大眼睛弯弯的,然后忍不住凑过来,抱住了斐潜的一只胳膊,就像是一只慵懒的猫。

斐潜仰着头,虽然现在没有继续和黄月英讨论关于黄老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心中依旧还在盘旋着这方面的事情。

儒家的弊端,其实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孝』。孝,自然是好的,可是过于强调孝,以至于弄出一个二十四孝或是三十六孝出来,就没意思了。而且由此延伸出来对于丧葬费用的居高不下,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汉代当下非常尖锐的矛盾。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家资一般在数万钱至十余万钱之间。厚葬之风自秦开始,到汉代便是愈演愈烈。

为了能够『体面』的埋葬死者而弄得倾家荡产,而卖身为奴,而贪赃枉法,而铤而走险者比比皆是,致使活着的人往往无法维持生活,境遇悲惨。好几个汉代皇帝都曾针对这一弊病而提倡“薄葬送终”,甚至下诏颁令,但收效甚微。

因为这个『孝』,是儒家所谓『仁德』的根本,是对一个普通人的最基本要求,就连国家采用人才都用『举孝廉』,那么对于父母的丧葬越隆重,不就是越『孝』么?

一道法令能遏制人们对『孝』的尊崇吗?

正所谓物极必反,这个问题,在大汉稳定时期或许对社稷的危害不严重,但在如今天下未定、百废俱兴之期,这个矛盾就有可能就表现得更加的锋锐,所以,是不是可以利用一波?

斐潜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

同时,儒家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但也是儒家最强的那个方面……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弱点就藏在最强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