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文会(3/4)

然而她这如花的笑靥,不仅让肖滨看在眼中,心旌摇曳,还落在了稍远处的两个人眼里。

“大人,是赵姑娘。”王铮怕云灏没注意,还特意提醒。

“嗯。”云灏目不转睛地看着赵望舒,直到赵望舒进了文庙,他才收回视线,“我们也进去。”

赵胤和肖滨都是有举子牌的,他们带赵望舒和两个婢女进去,是一点都没问题的。

没资格进场的,只能在外面等候。

先师门到大成门中间,东西两侧陈列着进士碑林。

再往里进就是文庙的崇圣殿,在殿外的空地上,摆着桌椅,在维持秩序的风纪军安排下,他们坐在了第一排位置。

这是秋闱第一名和第二名,应有的牌面。

来观礼的姑娘们,则坐在两侧,而现在那里已经有不少姑娘。

其中就有佳和郡主,只是赵望舒认识佳和郡主,但佳和郡主不认识她,没必要打招呼,目光扫过那些学子,却没看到凌镐。

“月儿,你在找谁?”赵胤问道。

“没找谁。”赵望舒在凳子上坐下,“大哥,你们快过去吧。”

肖滨到是很想坐到赵望舒身边,可他要参加文会。

等位置坐满了人,太学院的院士站上了主台,他年过五旬,穿着深蓝色的长衫,“今日孟冬文会,诸学子齐聚,论道交流,共襄学术盛世。”

院士并没有急着出文题,而是讲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义者,宜也。利者,益也。君子做事,讲究适宜,小人做事,只求有益。诸学子当以此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一番事业。”

“今日的文题是:论君子与小人的义利之辩。给诸学子一刻时间思考,稍后便可上台各抒己见。”院士讲完,便走下主台,回到座位上。

一刻钟后,第一位学子走上了台,向尚书和院士行了礼,才道:“学生张华,愿以《大学》中的一句名言‘诚意修身,家齐国治’为引,来探讨小人的义利之辩,学生认为真诚待人,才能修身立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