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小子,收手吧(2/3)

这些文章一出,立即带火了一批战争片,尤其是抗战题材的。

程骁又让张一谋把《十八罗汉》的一些片花发到网上,如此一来,电影还没有上映,就先火了一把。

趁着这一波热度,程骁让李清平把《十八罗汉》曾经没过审的事披露出来。

登时舆论大哗,网民们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舆论发酵到这个程度,广电总局不得不出来发声,要对“电影审查委员会”进行整顿。

整顿的结果是,几个喜欢看爱情戏和清宫戏的老阿姨被踢出来,换上几个少壮派。

程骁仍然不愿罢手,他又让李清平发动水军,把“影审”里两个留学过倭国的学者给扒出来。

这两个学者一个叫石原,一个叫武安民,他们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各项收入、已发著作及研究方向都成了网民们的谈资。

……

京城,某大学的东亚研究所。

副研究员石原最近总是心神不宁。

十几年前,他从东京大学毕业,准备回国工作。在回国之前,他的老师、东京大学东亚战略研究所的主任松鸟一郎找到他,要他定期为东京大学写稿,内容是由松鸟指定,基本是为当年倭国军队的暴行洗地。

石原还有点犹豫,但是松鸟立即拿出一个信封。石原打开来一看,里面是10000日元的钞票。

1990年的100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900元,而当年的大陆平均工资才150元左右。

松鸟承诺,只要石原按照他的要求写稿,就会每月都能收到10000日元,而且还会逐年递增。

钞票面前,石原再也没有顾忌,当即答应。

他回国后,就进入某大学工作,工资不高,却有来自倭国的外快。

很快,他就成了京城内的有车有房一族,有了娇妻,生了女儿。

可是,当年收钱有多爽,现在就有多恐慌。

神通广大的网民们很快就扒出石原这么多年为倭国写的文章。

网上一片讨伐之声,大学生们甚至直接到该大学的东亚研究所的门前拉横幅。

石原连老婆和孩子都不顾了,连夜坐飞机逃到东京,从此改名石原一郎,提心吊胆地生活着,生怕在东京的大陆留学生找到他。

他这一走,老婆立即登报声明,与石原解除夫妻关系,并划清界限,女儿改回老婆的姓。

……

与石原相比,武安民就精明得多。

武安民是某国企驻倭国办事处的主任,这家伙经常向倭国人出售企业的核心机密,获利颇丰。

因为做事谨慎,武安民的勾当一直没有被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