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全面调查(2/2)

问题是,cia拿不出证据。

没有证据,就不能摆上台面,通过常规渠道向大陆施压。

从一开始,特纳与里克尔就没想过通过常规渠道解决问题。

搜捕行动偃旗息鼓后,曰本当局集中全部力量,搜救岛上的幸存人员。

这是一份更加艰巨的任务,那些没来得及撤离小岛的自卫队官兵还好说,几个活着的都被送进了医院,死掉的也都得到妥善安葬。

关键是被埋在地下实验基地里的科研人员。

因为小岛已经彻底坍塌,爆炸后只有几处较高地点露在海面上,其余都被海水淹没,地下实验基地也被海水吞没,所以搜救工作开始的时候,曰方就没抱多大希望。基地里的科研人员没被杀死,也被淹死了。

曰本当局想要的,还是几百名科研人员的心血:fpf项目的实验资料。

培养新的科研人员需要很多时间,非常麻烦,但是一切重新开始的话,不但之前投入的科研经费全都泡了汤,还得花更多时间。

要是能找到实验资料,fpf项目就有希望起死回生。

为此,曰本当局不但出动数艘舰艇封锁了小岛周边海域、严禁一切船只进入,还调集了全曰本的水下搜救部队,甚至出动了一支海自陆战队的蛙人部队,从驻曰美军那里借来了几台水下探测器。

可惜的是,搜索行动仍然举步维艰。

实验基地深埋地下,最高处离地表也有二十多米,核心区域离地表大约四十米。随着全部沉入海底,要想在海面下挖掘出一条进入实验室的通道,绝非易事。更重要的是,爆炸使小岛全面坍塌,实验基地的地下通道肯定被堵死,进去后也不见得能够进入实验室,拿到至关重要的实验资料。

同时进行的,还是针对被炸货轮的打捞行动。

相对而言,这边的麻烦就少得多了。

虽然要将一艘被炸成两截的万吨级货轮捞上水面也很麻烦,组织策划与调集设备就得花上几个月,但是从货轮中捞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监控系统的控制计算机,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仅仅两天,潜水员就在货轮上打开一处缺口。

蛙人进入船体后,找到了控制中心,也找到了那台在爆炸中严重损毁的控制计算机。

这也难怪,为了安全起见,控制中心设在底舱。虽然爆炸点在十多米外,但是五十公斤高能炸药的威力绝对不可小觑,爆炸产生的碎片不但杀死了控制中心里的警卫,还顺带损坏了绝大部分设备。

那台计算机没能幸免。

计算机硬盘已经损毁,就算密封外壳没有损坏,海水没有进入硬盘内部,可以用别的办法读出硬盘里的信息,也得花不少时间。

组织打捞工作的,正是情报本部。

外界的目光集中在四十多公里外的搜救行动上,为情报本部提供了不少便利。

大木容谷早就知道,首相需要一个可以拿到华盛顿去与美国总统讨价还价的理由,因此货轮这边的打捞工作更加重要。

只要确定了袭击者的身份,就能搞清楚谁在幕后搞鬼。

货轮上有几十部监控摄像机,袭击者驾驶炮艇,还使用了炮艇上的机关炮,肯定被监控系统拍了下来。

只需要从计算机硬盘里储存的监控画面中找到一张可以辨识的面孔!

情报本部全力以赴,拿到计算机之后,把曰本最出色的系统恢复专家、以及计算机硬件维护专家请了过来。

此时,菅野直人紧急访问美国的曰程也定了下来。

按照官房厅长官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的消息,妥善处理国内突发事件之后,菅野直人将访问美国,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商讨购买f-35b战斗机的相关事宜,随后还将前往洛马公司总部。

陪同菅野直人访问美国的,除了曰本政界要员之外,还有十多名工程师。

这些人全都来自三菱重工。

发动机失窃,让曰本当局非常失望,取消了川崎重工在该项目中的主导地位,由三菱重工取代。

因为国会还没批准购买f-35b的预算案,所以菅野直人不会在华盛顿签署购买合同。

去华盛顿,主要还是商讨针对一系列情报安全事件的报复行动。

也就在菅野直人为访美做准备的时候,桥本家族与绪方家族就大联合达成协议,刘威也回到了横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