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成果(2/2)

电子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的差距,就像算盘与计算机的差距。

有可能在短期内研制出量子计算机吗?

比尔德不是计算机科学家,但是他知道,所有与量子计算机有关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阶段。

事实上,连量子理论的拓展研究工作都没正式开始。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量子计算机只会存在于科幻小说之中。

这个结果,对比尔德来说,几乎就是死刑判决书。

没有更加强大的计算机,他的理论研究就无法得到应用。因为无法通过实验证实已经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所以理论研究本身也受到限制。

这就好比在茫茫大海上行船,理论研究就是风向,实验证明则是舵手与帆手。

仅仅有风向,如果不知道怎么控制船舵与船帆,永远都不可能到达彼岸。

像是当头挨了一棒,比尔德迷失了方向。可是他不想就此放弃,为了这向研究,他几乎牺牲了工作之外的一切东西。

拿到计算成果后,比尔德对模型的基本参数做了修改。

按照他的要求,应该根据不同的基本参数再进行两到三次模拟演算,才能最终确定数学模型是否正确。

他也只能提出要求,是否进行第二次模拟演算,得由国防部说了算。

钱还是小事,关键是这套超级计算机系统还有更多的用途。如果再花一年时间证明比尔德建立的数学模型,将耽搁很多事情。

比如美国正在扩充tmd与nmd系统拦截能力,需要对近地轨道的大规模导弹拦截进行模拟演算,确定拦截后产生的太空垃圾会对航天器与航天活动构成多大威胁,然后根据这个结果确定tmd与nmd的发展方向。

对国防部来说,这才是正业。

因为调整基本参数需要修改与之相关的很多程序,所以花了不少时间,比尔德在计算中心亲自督促程序员,并且逐一检查修改后的程序。

计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并不反感这个科学狂人,反而对他很客气。

原因很简单,在过去半年间,超级计算机系统只运行了一个程序,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果频繁更换运算程序,工作人员就没那么清闲了。

天快亮的时候,一个好心的女员工给比尔德送来了早点。

因为大部分工作人员在白天上班,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大多赶着回家、或者去附近小镇的餐馆享受第一餐,所以计算中心没有食堂,自动售货机里的食物品种也就那几样,往往只有三明治与咖啡。

还好,比尔德不是一个挑剔的人。

吃完早点,比尔德去了洗手间。

他已经在控制台旁边坐了一个晚上,期间只小解了两次。

等他坐到马桶上,还没方便出来,地面震动了几下,随即传来了沉闷的轰鸣声。

比尔德还没反应过来,两名fbi的特工冲进洗手间,踹开蹲位的木板门,不由分说的将他从拉桶上拽了起来,拖着向外走。比尔德死死拽着裤腰,没让裤子滑下去。此时计算中心的人员都没注意到他,因为警灯开始闪烁后,所有工作人员都按照规定,涌向最近的疏散通道。

不管是火警、还是袭击警报,首先保护的是人员,而不是设备。

比尔德没有随大流,而是在fbi特工护送下进入一个单独房间,随行的其他特工与警卫人员正从其他地方赶来。

带队的高级特工正在联系总部。

“发生什么事了?”到这里,比尔德才有机会穿好裤子。

“教授,你就呆在这里,哪儿也别去。接应人员马上就会赶到,我们得离开这里。”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工作……”

“计算中心遭到袭击,我的职责是保护你返回实验基地。”

“袭击……什么袭击?”

高级特工没跟比尔德罗嗦,吩咐两名手下看着他之后,带着其他特工与一群警卫进了紧急通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