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3/3)

计算中心受到袭击后,五角大楼就接到了消息。只是fbi很快发来消息,已经派出接应人员。随后又收到fbi发来的消息,比尔德已经被联邦特工接走。直到一个小时后,比尔德没有到达奥克兰,fbi与五角大楼才发现大事不妙。为了找到比尔德,五角大楼不但调动了附近的国民警卫队,还联系cia,开始排查所有在加利福尼亚州、乃至整个美国比较活跃的情报网络。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刘威他们已经离开了农场。

当天上午,fbi在州警的配合下,找到了被周誉龙遗弃在圣玛利亚附近海滩上的那架小型直升机。

直升机已被大火烧得只剩下骨架,现场找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收到这一消息,五角大楼立即派出一架e-3c“望楼”预警机、一架e-2d“鹰眼”预警机与数架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严密监视加州外海的过往船只,并且对这些船只的来历进行了交叉对比。

当天下午,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舰在加州外海拦截了数艘商船,进行登船检查。

与此同时,fbi扩大了搜索范围,出动上千名联邦特工,封锁了所有州际公路,逐一排查所有离开加州的车辆。

这给刘威他们制造了一些麻烦,迫使他们不得不弃车步行穿过封锁线。

cia也展开联合行动,出动情报人员配合fbi特工,在一天之内秘密逮捕与监控了在加州活动的数百名他国情报人员。

因为cia是情报机构,没有在国内执法的权力,所以只能协助fbi,不能越俎代庖。

受此影响,很多国家情报机构的谍报网都倒了大霉,连大陆数家情报机构精心部署的谍报网都受到影响。

为了做得像样一点,李廷轩还“牺牲”了几名谍报人员。

严格说来,这不算损失,反而是好处。因为cia与fbi的联合大规模抓捕行动,帮助军事情报局找到了那些已经暴露身份、或者受到怀疑的谍报人员,避免了在今后的情报工作中遭受更大损失。

至于被fbi逮捕的情报人员,最终都因为没有犯案证据,被美国驱逐出境。

到了当天晚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找到比尔德的可能姓已经为零。

袭击行动非常突然,袭击者的准备非常充分,甚至动用了在美国本土非常罕见的单兵防空导弹,证明袭击者绝非普通犯罪份子,肯定是其他国家的情报人员,甚至有可能是秘密渗透到美国的特种兵。

他们能够伪装成fbi特工绑走比尔德,也就能够把比尔德送出美国。

要是在十二小时内没能找到线索,那么找到比尔德的希望就将变得非常渺茫。

里克尔甚至认为,在大规模搜捕行动开始前,比尔德已经离开了美国。

当然,在这件事上,他没有多少发言权。

虽然事发之后,cia按照“紧急事态行动条例”,全力配合fbi与国防部,毕竟比尔德是“未来战士”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而cia又是该项目的主要参与机构,但是美国本土情报安全由fbi负责,cia只是对外情报机构。

里克尔能做的,只是按照fbi提出的要求,提供他国情报人员的详细信息。

除此之外,也就只能派一些没有任务在身的情报人员参与搜捕行动,替fbi特工现场指认那些他国谍报人员。

收到消息之后,里克尔首先想到不久前在曰本发生的事情。

曰本的fpf项目与美国的“未来战士”项目的本质基本相同,那么fpf实验基地毁于一旦与比尔德遭到绑架有没有联系呢?

如果有,又是什么联系?

这个猜疑,让里克尔认识到,如果能够找出两件事的内在联系,他就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地位,别说局长的位置,甚至有可能成为总统的情报顾问。

对他来说,这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