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烦(2/2)

因为在海豹突击队的突击行动中,袭击者引爆了埋设在联邦储备银行里的炸弹,一下炸死了数十名特种兵,所以美军这次更加小心,不但在直升机上配备了无线电干扰设备,还为每个班增添了一名拆弹专家,并且让通信兵携带了小型干扰设备。突击部队着陆后,首要任务就是检查楼顶。

问题是,如果楼顶上布设了炸弹,美军官兵根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拆除炸弹。

事实确实如此。

刘威没有打算与美军纠缠,而且有足够多的时间部署战场。更重要的是,可供美军选择的进攻手段并不多,除了由装甲部队在地面发动进攻,只能进行空中突击,占领主要街道两旁的高大建筑物。

对付美军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楼顶安放炸弹,把美军炸上天。

刘威有所准备,美军也有所防备。

总共有三十多架mh-60进入下曼哈顿上空,而且不是一同进入的,而是分批次,甚至是分架次进行机降。

这么做,就能避免同时遭到袭击。

如果袭击者引爆炸弹,其他美军还能规避,甚至进行反击。

随着第五架mh-60缓缓靠近希尔斯大厦的楼顶,前面四架直升机放下的美军已经在附近的楼顶上展开,正在寻找可能存在的爆炸物,刘威没再迟疑,首先引爆了希尔斯大厦楼顶上的炸弹。

接下来的十五秒内,刘威陆续引爆了另外四座大厦楼顶上的炸弹。

这些炸弹不是安装在楼顶表面的,而是安装在顶层的天花板上,而且全部装在承力支柱里面。

杀死美军的不是炸弹,而是坍塌的楼顶。

虽然爆炸不是很猛烈,但是杀伤力非常大,而且制造了混乱。

爆炸发生后,美军立即停止机降,在附近徘徊的武装直升机率先赶到,集中到发生了爆炸的建筑物附近。紧接着,投下官兵的运输直升机也折返回来,加入武装直升机的行列,准备与敌人作战。

问题是,根本没有可以打击的目标!

更让美军头痛的是,爆炸发生后,大楼内的平民受到惊吓,不顾一切的从大厦里冲了出来,涌入大街。

这下,美军有点不知所措了。

虽然在罗博特下达的作战命令中,明确提到不能伤害无辜平民,但是刚刚遭到袭击,数十名美军官兵命丧黄泉混乱之中,美军根本分不清平民与武装人员。

要知道,美军官兵都知道,袭击者很有可能隐藏在平民中间,侍机发动袭击。为了掩护空中的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飞得非常低,很容易遭到攻击。如果大街上的人群中有几名袭击者,用几枚火箭弹、甚至是高射机枪就能击落武装直升机。

这个时候,美军的武装直升机确实遭到了攻击。

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至少有两架武装直升机遭到来自地面的火力打击,其中一架直升机还被枪弹打掉了一台发动机。

受到攻击之后,美军立即进行还击,不顾一切的向可能的敌人开火。

见到武装直升机开火,紧随而来的五架运输直升机也加入了战斗。

大约两分钟后,在高空盘旋的a-10攻击机也加入战斗,使用了火箭弹与机关炮。虽然为了避免伤到平民,a-10没有携带炸弹,除了火箭弹与机关炮,只有一些小型导弹,但是对于暴露在大街上的人员来说,这些武器绝对致命。

空中打击没有任何悬念,因为遭到打击的不是袭击者,而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至于到底是谁打了第一枪,以及罗博特有没有在战斗中下达命令,恐怕谁也不知道。只是在战后的听证会上,罗博特当着数百名国会议员,宣称从未下达向平民开火的命令,而且明令禁止把枪口对准平民,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谁也无法分辨袭击者与平民,军队在遭到攻击的时候开火还击,并没违反作战条令。

不管罗博特有没有责任,平民成为这场战斗的最大受害者。

根据美国当局公布的数字,在联邦储备银行附近的战斗中,至少有一千五百名平民无辜丧生。

显然,这个数字被明显缩小了。

只是对美军发动的进攻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

因为空中突击行动遇到麻烦,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不可能在局势混乱的情况下,继续向前线投送兵力,所以在战场南面,刚刚站稳脚跟的海军陆战队不得不再接再厉,在增援没有到达的情况下,提前向北推进。

比起空中突击,地面进攻让美军获得了与敌人正面交火的机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