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盛夏的幽州城事很多(2/5)

另外,东宫还会给予重赏。结果这几家亲友皆惊恐地表示,被凌王杀的几家跟他们没有丝毫关系。

这几家人甚至从此躲着钦差官员,背地里骂道,你们是没瞧见凌王杀人抄家时的模样,这是赶着我们去送死啊!

还太子的赏赐,太子年年都要我们送礼,能有什么赏赐?

难道我们还能等到,太子登上皇位再履行承诺,那时候还不知道太子认不认此事?而我们还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长安离得远,凌王妃可是近在眼前,她若知道此事,状还没告成,人就被她杀了,那才叫得不偿失!

有了陈方这个先例,各家族赶紧约束小辈,千万别被那些东宫官员蛊惑。

自然有些年轻人不服,凭什么容那个农女在北境作威作福?现在连太子都要给我们士族撑腰,凭什么不敢行动?

凡是有这个想法的年轻人,很快被长辈约束起来,随时有人盯着他们,不给他们和官员往来的机会。

至于另一个案子,也就是凌王强抢士族贵女为妾,有了那些贵女的口供。

陈星耀直接问那些士族,是否自愿送女儿去幽州?现在是否要女儿回来?

结果所有人都说,是自愿送女儿去幽州跟随凌王妃,至于是否回来的问题。

有人直接把女儿带给陈星耀看,凌王妃并未限制她们的自由,有一些贵女已经回到济州。

这是回来或是开店铺做生意,或是领了王妃的任务的。但士族自然不会跟钦差说实话。

如此一来,那凌王强抢贵女为妾一案,便是无稽之谈。

这些钦差官员们很是憋屈,如此朝廷派他们来查什么?查凌王如何慧眼如珠,如何爱民如子?

特别是东宫的官员,急得团团转,若是不能趁机将凌王的名声弄坏,还替他扬了名的话。

那回到长安,他们肯定会被太子骂死的!

陈星耀生怕这些太子党情急之下在济州搞事,隐晦地说,也许是因为死了个陈方,让济州士族太过害怕。

津州的情况大为不同,不如到津州查过之后,再做决定。

太子党的官员认同了,暂时放弃怂恿济州青年一代,联名告御状之事。

准备到津州之后再从长计议,可惜他们不知道的,他们这些小动作,暗探都看得一清二楚。

当消息送到沈冬素案前时,她不禁跟月见感叹:“他们怎么就得不到教训呢?”

“看来杀一个陈方还不够。”

月见却觉得:

“是王爷之前太过仁慈,没有株连,若是再多杀一些,打断北方士族的筋骨,看他们还怕背后生事不?”

沈冬素失笑:“如此一来,王爷就真成了太子党口中的,暴戾无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