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张大贵表政绩(1/1)

“从市纪委抽调干部,我没资格答应你,我得和市纪委领导沟通,不过原则上应该没问题。”杨东的回答比较严谨和谨慎,毕竟市纪委又不是自已家开的,自已虽然是关书记的秘书,但也没办法替领导做决定。当然以关书记的态度,肯定会答应的,毕竟是帮省纪委专案组,他不可能拒绝。“好,那我等你消息啊。”“只要市纪委答应抽调干部,我就接下庆和县的案子。”“当然还是要省纪委领导做决定,那个潘大江同志,已经汇报给郑巡了?”杨东点头回答:“他已经汇报了,估计很快就有决定。”“好,那尽快吧,大家都努把力。”张凯见杨东这么回答,他也干脆的点头,表示没问题。“张哥,还得是你,果然有君子之风,现代及时雨…”“行了,别拍我马屁,没用,你快去和市纪委沟通吧,我等你消息。”张凯催促着杨东快点去给他抽调几个干部过来,然后挂了电话。杨东放下手机,并没有立刻打电话给关书记。他要先确定一下潘大江那边的汇报是否顺利,如果顺利的话,自已再给关书记打这个电话不迟。不然的话,关书记这边同意了,反倒是省纪委不同意张凯兼庆和县专案组的组长,那就麻烦了。杨东等,等潘大江出来。而此刻潘大江也已经回到了县委楼,来到了五楼的县委书记办公室。他在来这里前,已经和第三巡视组的组长郑广成打过电话,也说了他和杨东的意思,要让张凯兼驻庆和县专案组的组长。郑广成说原则性同意,但他需要和省纪委领导汇报。但是既然郑广成自已同意了,那么汇报省纪委领导就是走个过场,省纪委肯定同意。他现在要处理的是白条,这一大堆白条,怎么处理?直接找庆和县委书记张大贵。他约见张大贵很容易,省纪委巡视组的组长要见县委书记,任何事情都得为其让路。张大贵肯定是第一时间接见潘大江。潘大江此刻已经坐在了县委书记张大贵的办公室内,沙发上。张书记亲自迎接,并且亲自给潘大江倒茶。“潘组长,是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如果有需要我们庆和县的地方,尽管吱声。”“我们庆和县虽然不富裕,但是帮个忙还是不成问题的。”“庆和县的干部们都是热心肠。”张大贵笑呵呵的开口,倒了茶之后,坐在潘大江对面的沙发上,随手点了一根烟。潘大江听着张大贵所说的话,如果在今天之前,他或许并不会多说什么,只当张大贵这句话是客套话。可是此刻兜里面揣着一堆白条,都是这些县里干部写的,其中就有张大贵三十多张。但这还只是一个饭馆,全县这么多饭馆,张大贵绝对不止写了这三十多张,其他店铺肯定也有。所以潘大江听张大贵说庆和县的干部都是热心肠,多少有些恶心反胃。热心肠到吃饭不给钱?热心肠到打白条上瘾?热心肠到贪污腐败成风?要不是省纪委巡视组不具备处理权,双规权,他真想此刻直接把张大贵给规走,让张大贵去小黑屋交代问题,自已可以仔细和他探讨庆和县干部的热心肠问题。“对,你们县的干部的确热心肠,我深有了解。”“巡视巡察一个月,很多干部是什么样子,我心里也有数。”“不过,我就是有点纳闷,有点事想请张书记说明一下。”潘大江也学会了一点点官场上的客套,并不完全是年轻时候的倔驴。当然这句话,还是以嘲讽为主。不过张大贵听不出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潘大江的来意,自然不会察觉潘大江话语里面的嘲讽。“哦?是什么事?”张大贵虽然没听出来潘大江话里有话,但是他还是心里一紧,有了警惕性。不过脸色不变,还是笑吟吟的面对着潘大江。“张书记在庆和县几年了?”潘大江笑着开口问他。开始极限拉扯。目的需要隐藏,不能直接而直白。他已经是副处级干部,已经圆滑很多了,如果是十几年前的自已,他早就拍桌子瞪眼睛。张大贵心里不解疑虑,潘大江要问什么?竟然想要了解自已在庆和县几年?不过他虽然疑虑,但还是笑着回答:“四年多吧,到今年六月份是五年。”“四年多啊,难得可贵,在一个地方工作四年多,肯定有诸多感触吧?”潘大江感慨着开口,目光深处却藏着愠怒。张大贵在庆和县四年多啊,这得败坏多少干部风气?扭曲多少基层干部的价值观啊?着实可恶。但他必须掩饰自已已经愤怒的心,耐心下来跟张大贵谈话。这是为了降低张大贵心里面的警惕性,这也是每一名纪委干部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如果你不能降低干部的警惕性,如何查案?光靠威压,是没用的。有些干部吃软不吃硬。“感触当然有啊,我来的那年,庆和县财政收入只有不到两千万,gd只有八亿,太穷了啊。”“虽然庆和县羊肉出名,又有大片耕地,可是因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程度低,农民又要进城务工,很多土地都没办法耕种,即便种了,粮价又不高,很难赚钱。”“经过我四年多的治理,现在庆和县的gd勉强达到了二十亿,县财政收入四千万,已经极为不易。”“四年前庆和县的小学,中学,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发出来。”“但是四年后的今天,全县师资资源极为丰富,我们庆和县一中的录取率,并不比云北区五中,开阳县一中低多少。”潘大江只是问他感触,没有问他政绩,但是张大贵如数家珍一般,罗列出来,明显是想要证明他做的不错。只是他搞错地方了,自已可不是人事干部,自已是纪委干部。你做的再好,跟纪委又没关系。可是你做错了,就跟纪委有关系了。“哦,按照张书记这么说,庆和县老百姓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