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起云涌(2/3)

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推行的外交政策,都是为了改善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处境,避免同时与法俄为敌。

必须承认,帝国的地缘环境并不理想。

如果同时与法俄交战,帝国就得两线作战,处境将极为艰难。

“你们有什么看法?”俾斯麦把问题丢给了瓦德西与施利芬。

瓦德西是毛奇指定的接班人,担任帝国总军需长,一直跟随毛奇左右。

施利芬是个很特别的军人,五十五岁还是少将,而且三十二岁时才进入总参谋部,数十年来没有直接参与过一次主要战役,却深得毛奇赏识。现在是总参谋部战史处处长,与瓦德西共同协助毛奇。

“即便法俄联合也不足为惧。”瓦德西很自信。

大概是长年伴随毛奇左右,瓦德西在各方面都很像毛奇,拥有所有人所熟知的普鲁士军人的典型特征。

俾斯麦笑了笑,把目光转向了施利芬。

“如果仅是法俄,确实不足为惧。”施利芬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关键是,法俄之外,是否还有潜在敌人。”

“将军,你为何这么看?”

“法俄联盟,欠缺一个先决条件。”

“什么?”

“把这两个国家黏合在一起的胶合剂。”

俾斯麦的眉头跳了几下,示意施利芬说下去。

“法国自诩为民主自由的国家,俄国却是欧陆上最落后的封建君主国,所以法国国内欠缺与俄国结盟的民意基础。”施利芬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除此之外,帝国与俄国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俄国也欠缺与法国结盟的基础。如果没有外因,法俄在短期内不可能结盟。”

“如果有,会是什么样的外因?”

施利芬迟疑了一下,才说道:“只有一个国家,能够促成法俄联盟。”

俾斯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毛奇与瓦德西也听出了施利芬的言外之意。

能够促成法俄结盟的,只有英国。

到此,问题就很明白了。如果法俄能在短期内结盟,肯定得算上英国,因此帝国将同时面对三个强敌。

俾斯麦看了眼毛奇与瓦德西,也不免暗自感叹。

即便是瓦德西,也没有信心同时战胜三个强敌。

“元帅,现在该明白,为什么不能辞职了吧?”

毛奇叹了口气,说道:“事随如此,但我年事已高,最多也就只能干到年底。陛下也答应到时候,让我回家养老。”

“元帅决意如此?”

毛奇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俾斯麦暗自叹了口气,也没再多说什么。

这个晚上,没有睡好安稳觉的还有很多人,比如维多利亚皇后、威廉皇储等,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唐宁街都受到了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