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重工业(2/4)

两年间,西方企业在华开办的工厂就达到子近三百家。

这是个什么感念?

在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零年底的三年间,外资企业在华开办的工厂,总共不到一百家!

如果以开办工厂的速度为准,那么这两年的发展,相当于以往九年。

要是算上其他因素,这两年间取得的成就,恐怕相当于平常情况下十年、甚至二十年。

当时,〖中〗国获得的不仅仅是大批工厂,还获得了其他好处。比如,在这些工厂里劳作的工人超过了一百万,算上民族企业、手工作坊的工人,〖中〗国的工人队伍达到五百万,总量甚至超过了荷兰、西班牙与意大利。

工人队伍发展壮大,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国民素质整体提升。

要知道,产业工人都受过基本教育,哪怕是成年后的教育,才能掌握劳动技能,而教育本身就能提高人的素质。

二十年后,这些工人将是中华民族最强大的动力源泉。

此外,还有一个让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好处。

这就是,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中〗国工业的技术水准大幅度提高,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此之前,〖中〗国工业的核心是纺织业等轻工业。

说白了,轻工业的技术含量非常低,而且对国家、特别是军事实力的贡献很有限,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靠轻工业起家。即便是当年的英国,也是利再由重工业支撑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其他国家的国门,才让强大的轻工业获得了发挥的机会,从而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关键一步。

因为国际环境已经大不相同,所以〖中〗国不可能走英国的发展道路。

对〖中〗国来说,首先就应该把重工业搞起来。

事实上,这也是冯承乾一直强调的重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