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战略目标(2/4)

冯承乾与吴铁生都想到了一个人即刘伯恩。

与吴铁生一样,刘伯恩也是赴德劳工,在十五岁就离开〖中〗国,并且在德意志第二帝国获得了准国民身份。劳工军团组建后,刘伯恩成为了吴铁生的副手,按照冯承乾的安排,跟随吴铁生回国发展。二十年来刘伯恩一直是吴铁生的左膀右臂,为创建中华〖民〗主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吴铁生手下最有能力的军事统帅之一,在征战西北的时候负了枪伤,后来又摔军统一了东北地区。论声望与地位刘伯恩只次于吴铁生,具有很高的威望。

当时,刘伯恩是〖中〗国陆军参谋长,并且兼任子国防部长。

也就是说,刘伯恩已经有正式的政治身份了。

冯承乾与吴铁生亲自出面刘伯恩没有推辞,答应代表团结复兴党参与大选。

搞定这件事情,冯承乾才让吴铁生召开了党内代表大会。

推举刘伯恩参加大选并不是问题,说得明白一点,在吴铁生执意退隐,而冯承乾又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刘伯恩是最佳人选。

党内代表大会的主要议题并不是即将举行的大选,而是〖中〗国的战略目标。

大会开了近一个月,最终确认,〖中〗国的近期目标依然是富国强军而且军事建设依然是国家的头号重任。

这并不是军人掌权产生的结果,而是现实环境让〖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军事建设。

大会结束后宋靖国准备率访问团前往德意志第二帝国。

借这个机会,冯承乾把吴铁生、刘伯恩与宋靖国请到了他在北京的住所,算是给宋靖国送行。

“老宋的事,就不用多说了,我已经跟老宋说清楚,此次之行,关键是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加强合作,并且为壮大我国的基础工业创造条件。娄宋的能力,我们有目共睹,所以大家没有必要担心什么。”宋靖国笑了笑,知道冯承乾说的是客气话。

此次德意志第二帝国之行,关键不是看宋靖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企业的关系,而是冯承乾与德皇、帝国高层的关系。说白了,如果没有冯承乾与德皇的关系做后盾,宋靖国很难有重大收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