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中兴干将(2/3)

当然,在海军中,山本五十六干得非常出色。他成为海军将领的时候,山本家族的同辈中还没有一个当上陆军将领。

山本五十六能够取得成功,与他的战略眼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日战争之后,山本五十六首先提出,日本应该寻求与美国结盟,利用美国的力量来对付中国。虽然山本五十六没有直接提到,仅凭日本的力量根本无法战胜中国,但是他已经有极为清楚的认识,即日本在输掉了对华战争之后,很难在短期内反败为胜,也就不可能阻止中国称霸西太平洋。

更重要的是,山本五十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

在他看来,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击败中国,那么日本将永远屈居中国之下,也永远不可能击败中国。

这个认识,与山本五十六在中国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在游历了中国之后,山本五十六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潜力远在日本之上,而且中国拥有日本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中国几乎可以不靠外界,而仅靠自身的资源、市场与劳动力成为世界级大国。显然,日本根本没有这个资本。日本要想发展,就得对外扩张,而且得首先登上亚洲大陆。

显然,日本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击败中国。

这样一来,日本就得趁中国发展壮大之前击败中国。

问题是,日本已经在对华战争中战败,即不大可能单独击败中国,因此日本就得利用外界支援。

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才主张跟美国结盟。

当然,这也与他在美国的认识有关,即美国的工业实力更加强大,而且这些工业实力在战争期间就是深不可测的战争潜力。在山本五十六看来,如果美国的工业实力能够为日本所用,那么击败中国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只是,山本五十六也非常清楚的知道,美国不会那么容易的被日本利用。

要知道,在山本五十六留学美国的时候,美国国内正盛行孤立主义,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反对向外扩张。

原因也很简单,美国的资源足够让美国人都过上富足的生活,没有扩张的必要性。

这些认识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山本五十六的战略观念。

在他看来,只有一种情况能够让美国参战。这就是,日本在开战后,以最快的速度击败中国海军,夺取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然后把战火烧到中国本土,取得了战略优势,美国才会参战。

原因很简单,美国当局肯定不会放弃在西太平洋地区扩张势力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参战,美国获得的好处将远远超过付出的代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