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离经叛道(2/4)

可以说,顾祝同欠了鲁志刚很多。

现在鲁志刚有麻烦了,他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再说了,再此之前,顾祝同认为美军不会在年内采取行动,第三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太平洋上的防御部署,没有机会进行舰队决战,也就没有必要挖第五舰队的墙角,让田黛芳与卓宇凡他们在第五舰队,还能多收获一些战果,对他们今后的晋升很有帮助,也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问题是,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了,美军不但发起了反击,而且投入了所能调动的全部兵力,舰队决战在所难免。如此一来,顾祝同就有必要在第31舰队里组建一支高效率的参谋队伍,也就需要有经验的高级参谋。

事实上,卓宇凡就是最佳人选。

以卓宇凡的性格,恐怕也只有在顾祝同手下做事才回老实一些,把他安排到其他任何舰队指挥官手下,恐怕都会惹出麻烦来。

更重要的是,卓宇凡是当时顾祝同能够找到的最出色的高级参谋。

不可否认,卓宇凡的性格有点古怪,一般人根本无法与他相处,但是绝对不能因此否认他的才能。要知道,在新喀里多尼亚海战中,就是卓宇凡做出了准确判断,并且促使顾祝同坚持原先的战术安排。相比之下,在对战局的判断与把握能力上,田黛芳反而差一些,至少没有卓宇凡那么敏锐。

此外,卓宇凡还是唯一人选。

虽然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海军涌现出了大批才华出众的年轻军官,顾祝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在一九四二年底,有能力协助顾祝同指挥舰队作战,而且身份与地位都比较恰当的就只有两个人,即田黛芳与卓宇凡。问题是,田黛芳已经在十一月获得晋升,并且正式出任第51舰队司令官。事实上,也正是这件事情,使田黛芳与卓宇凡决裂,大概原因是卓宇凡并没有获得提拔。也就是说,如果顾祝同要把田黛芳挖过来的话,鲁志刚就得为第51舰队从新安排一名司令官,而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卓宇凡。可惜的是,卓宇凡在当时绝对不可能获得晋升,主要就是在田黛芳出任舰队司令官的时候,他越级提交了一份针对田黛芳的私人报告。更要命的是,这份报告鬼使神差的到了冯承乾手上。结果就是,冯承乾亲自询问了鲁志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严重破坏军纪的事情,而且要鲁志刚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对当事人严惩不贷。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鲁志刚才把卓宇凡派到了第三舰队,等于把难题交给了顾祝同。说白了,当事人已经不在西南太平洋战区了,如何深入调查、以及如何严惩不贷都与鲁志刚没有关系了。所幸的是,冯承乾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是,卓宇凡显然不可能顶替田黛芳了。

对这些事,顾祝同也有些了解。

也正是如此,卓宇凡在分析战场局势的时候,顾祝同才闷不作声。

当然,卓宇凡也不是笨蛋,非常清楚他此时的处境。在鲁志刚提到,把他派往第三舰队的时候,卓宇凡还有点不大乐意,认为是鲁志刚在偏袒田黛芳。直到从旁人那里得知,海军大元帅应该亲自下了令,要鲁志刚调查越级打报告,而且直接抨击上级的行为,卓宇凡才知道鲁志刚在让他跑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