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目的(2/5)

要知道,一直以来,中国海军的重点都在西南太平洋,在中太平洋上投入的兵力严重不足,也就一直保持战略防守态势。说得直接一点,攻占马里亚纳群岛,攻打马绍尔群岛都只是为了扩大战略防御圈,而不是为接下来的进攻做准备。如此一来,要让军队从防御转变为进攻,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也正是美军期望获得的好处。

中国海军进行防御转变,不但需要时间,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即便在一九四二年底着手进行调整,也要到一九四三年的第二个季度,才有可能获得足够的进攻力量,而要攻打夏威夷群岛,肯定是一九四三年下半年的事情了。关键就是,在此期间,中国海军部署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兵力肯定会大幅度削弱,甚至会把第51舰队抽调出来,而美英联军也就能够借此获得守住澳大利亚的机会。

正是如此,顾祝同才相信,哈尔西很有可能出奇招。

同样的,这也正是顾祝同最为担心的一点。

道理很简单,如果美军执意攻占马绍尔群岛里的几座边缘岛屿,顾祝同只有一个应对办法,即率领第31舰队前去决战。

要知道,马绍尔群岛是中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前沿地带。

马朱罗到关岛的距离超过了两千公里,比绝大部分重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还要远,也超过了大部分巡逻机的作战半径。如此一来,部署在马里亚纳群岛上的航空兵,基本上派不上用场。此外,在马绍尔群岛西面,即密克罗尼西亚的其他几座群岛中,并没有多少能够部署岸基航空兵的大型岛屿。要命的是,受兵力紧缺影响,中国海军在马绍尔群岛以西岛屿上的驻军非常有限。

当时,马绍尔群岛以西岛屿上的兵力,加起来还不到五千人,而且这些部队分散部署在十多座岛屿上,平均每座岛屿的驻军只有数百人。

显然,这点兵力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由此可见,舰队在马绍尔群岛作战,只能获得本群岛驻军的支持,很难获得来自大后方的援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