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7章 临危受命(1/1)

杨鸣道:“放心吧,我会注意的!下雨,如果我回来晚了,今天晚上你就在这边住下吧。明天我再过来接你。”夏阳道:“好,听你的!”杨鸣开车出来,朝着省委省政府附近的一个酒店去。半个小时后,杨鸣走进了酒店的大堂。就要走过大堂时,杨鸣似乎感觉有人盯着自己。猛地转过身来,犀利的眼睛往后看去。可后面除了行色匆匆的人,没有一个人在关注自己。虽然没有发现目标,但杨鸣确信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杨鸣慢慢地转过身子,往电梯去。来到电梯口,电梯从上而下,电梯门开了。一个清清瘦瘦的男子走了出来。杨鸣低头往电梯里去。男子经过杨鸣的身边时,却突然停了下来,转过头来,轻声问道:“哦,杨书记,你怎么也在这里?”杨鸣停了下来。声音有点熟悉,转过头来。杨鸣脸上露出了笑容,打着招呼道:“陈秘书,您好!来吃饭啊?”此人是省政府副省长黄其欢的秘书陈东林。杨鸣跟他不熟,只是认识而已。陈东林上下打量杨鸣,似乎要从他的身上看出什么。在体制内,年前是向领导请客送礼的机会。很多基层领导都到省城请领导吃饭,给领导送礼。杨鸣作为基层领导,这个时候是请领导吃饭、给领导送礼的好机会。作为副省长秘书的陈东林,杨鸣年后调到省纪委,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他更相信杨鸣。这是请省里相关领导吃饭来了!片刻后,陈东林微笑道:“是的,陪着黄省长过来吃饭,我到车里拿点东西。哦,你请哪位领导吃饭?”在体制内的官场上,直接问别人请什么人吃饭,是最忌讳的话题。可陈东林却一点不忌讳,直问杨鸣。或许在他的眼里,杨鸣就是一个县委书记,即便调上来也就是一个正处级而已。见陈东林这样问自己,杨鸣知道陈东林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方面杨鸣倒是无所谓。但无所谓也得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好惹!想到于此,杨鸣直接无视陈东林的询问,微笑道:“陈秘书,我进电梯了,再见!”说着,杨鸣摁了一下电梯按钮。陈东林猛地怔住。他没想到杨鸣竟然直接滑过他的询问。自己不把杨鸣放在眼里,杨鸣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他奶奶的,一个县级正处竟然这么目中无人!自己多少都是个省部级领导的秘书。杨鸣你算个什么鸟?一个县委书记算个什么东西!如果你不调来省纪委,你什么都不是!陈东林虽然也是正处,跟杨鸣一个级别。可在他看来,他是省部级领导的秘书,一个县级正处怎么可能跟他比?杨鸣的无视,虽然让陈东林心里很不爽。但也不敢对杨鸣怎么样。杨鸣的回答,他就能感觉到杨鸣的个性。杨鸣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犯你!”的人!不一会儿,杨鸣敲响了一包厢的门。门开了,金水的秘书出现在眼前。“杨书记,您来了!书记和部长一会儿就到。”听说金水还没到,杨鸣的心里缓过一口气来。他紧赶慢赶,就是想赶在金水和卫洋来到之前到达。像这样的晚宴,不管是谁请的客,你都要先比领导到。千万不要领导到了,你才姗姗来迟。这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体制内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当然,如果你不在乎这种规则,你想什么时候到都可以。金水的秘书是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年纪跟杨鸣差不多。小伙子向杨鸣介绍说,他叫刘同,是金水的秘书。两个人年龄相仿,级别一样,聊得比较投机。就在两人聊得不亦乐乎时,门轻轻地响了一下。两个人同时站了起来。门开了,金水和卫洋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杨鸣迎了上去。“书记好,部长好!”这是杨鸣第二次见到金水。第一次是在杨鸣的婚礼上,金水从京城赶来参加杨鸣的婚礼。当时,金水还在京城任职。杨鸣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县委书记,金水也不认识杨鸣。他来参加杨鸣的婚礼,纯粹就是冲着叔叔杨振江来的。金水微笑道:“杨书记,等久了吧?”杨鸣摆手道:“书记,我也是刚到。”卫洋道:“杨书记,你也是刚从拉山回到南州吧?”杨鸣道:“是的,部长,今天临近中午到的。”说话间,三个人坐了下来。金水的秘书刘同忙着倒酒。金水吩咐,今天不要让服务员进来。刘同知道金水的意思,充当服务员。不一会儿,金水端起酒杯,微笑道:“来,杨鸣,我敬你!欢迎加入我们纪检监察队伍!”杨鸣端起杯子,感激道:“谢谢书记对我的信任!”两个人的酒杯碰到一起。金水好酒量,一口气把杯里的酒喝净。杨鸣也跟着把杯里的酒喝了。紧接着,卫洋也敬了杨鸣。杨鸣分别回敬了两位领导。酒过三巡,金水找了个理由,把秘书刘同支走。然后,金水直接切入主题。“杨鸣,过完年按照中央的指示,全省反腐倡廉活动全面铺开。省纪委各个部门都要行动起来。第一纪检监察室担负着查处大案要案的工作任务。目前,第一纪检检察室没有主任,让你过来,就是临危受命。中海市公安局捣毁的两起地下赌场和色情表演场所,案情重大。两起地下赌场和色情表演场所的背后大老板是朱鼎,外号八哥。据我们得到的信息和初步判断,朱鼎背后有强大的保护伞。这些保护伞可能涉及到我们的一些厅级干部,甚至省里的某些领导。所以,要查处这个案子,会阻力重重,困难重重!我们在纪检监察部门,挑了好几个业务能力特别强的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但查处这个案子,不仅要业务能力强。还要有勇有谋,不怕强权,敢作敢当!唯有这样,才能把这个案子拿下!我们权衡了很久,觉得你来完成这个任务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