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县学一个字大(1/2)

孙伯民说买房就买房,不带手软,一点也不像他的风格。

不过这房子挺不错,虽小但精致,孙山也很满意。

孙山疑惑地问:“阿爹,你怎么带50两出来的?”

50两银子大概3斤重,就算不嫌弃银子重,孙伯民也不会随身携带那么多。

孙家没有银票,对于这薄薄的一张纸可放心不过。

孙伯民挠了挠头,憨厚地说:“我准备把银子换成金子好保存,所以就带了出来。不过现在换不成了,买了房子了。”

孙伯民想着金子小,能贴身带着,山子要是去外地上学,带上银子多不方便啊。

虽然银子和金子换来换去,钱庄要了置换费,但也比带重物出门好。

钱财不露外,万一别人窥视了,可危险了。

孙山不知道孙伯民想那么多,只认为金子好保管。

不过像他这种能用银子换成金子的在孙家村绝无仅有。

郑大郎看过房子非常满意,随后便吩咐大儿子郑弘远帮孙伯民收拾一下,自个赶回去看铺子。

幸好他的工作比较自由,老板不在黄阳县,也就是年中年尾进货的时候过来查看,平时店铺都是郑大郎做主。

其实房子也不需要怎样整理,该有的全有。连煮饭的锅都还在。

老秀才早就搬离这里,到县学借住。

听孙伯民说老秀才已经放出房子售卖好些日子了,因为50两的高价,房子卖了一段时间卖不出去。

老秀才又不愿意降价,坚持没有50两不卖。

明天老秀才便要离开黄阳县回江南了。至于房子就交给牙房卖,得到的钱再让好友寄过来。

今日碰巧孙伯民看房买了。

老秀才和孙伯民都觉得非常神奇,临走前一天,房子就卖掉了。

别说他们觉得神奇,孙山也觉得神奇,或许这叫做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孙山、孙伯民、郑弘远仔细打扫房间,只要买些被子就可以入住了。

孙伯民打算今晚就住在此,不再去麻烦二女婿家里。

至于孙山说到洪秀才家住,已经说了,只能过去住。

洪秀才的媳妇特别喜欢孙山,肯定做了好大一桌菜,等着孙山来吃晚饭。

第二天一早,孙山去县学演讲“我,孙山,秀才”。

孙山希望以后能演讲“我、孙山,举人”

“我,孙山,进士”。

昨天洪秀才把考题资料送给了吴教谕

吴教谕大喜,好话不断地说出,最后需要孙山来给县学里要考县试,院试的学子鼓劲,告诉他们考上秀才不是梦,他们黄阳县已经有新鲜出炉的秀才了。

孙山也乐意去演讲,一来可锻炼胆量和口才,二来跟学子交流,大家一起进步,三来卖人情,跟吴教谕交好,往后有什么事,不说帮忙,提醒几句也好。

人情世故,活在江湖里,总有必要的江湖规矩。

孙山也曾经来过县学。

轻车熟路地走到县学。

说县学,其实就是一间学校。

里面有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县学相当于黄阳县的贵族学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