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撤退号角(2/5)

在刚过去的夏天,不单中国奥运代表团有了零的突破,就连小三线的教育事业也创造了历史,一共有11名学生考取了以“四大八校”为首的市级一流重点高中,他们之中有6个人被第一志愿的复旦附中录取。

这当中离不开小周老师的大力辅助,他在寄给老校长张国华的复习资料中,竟然押对了中考不少大题题型。此外还有了连带效应,周逸在出题之时还顺手在自己所在的初三10班做了测试,结果10班的许多同学都超常发挥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全市中考的第二名就诞生在班级之内。

那状元呢?

状元来自老牌的沪江中学。

我们的周逸同学获得了保送资格,没有参加这次中考,对他来说身上的光环早就够多了。

暑假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神童周逸名声鹊起,中科大少年班招生办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盛情邀请他到中科大就读。

不过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周逸还是婉拒了邀请。

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复旦大学的少年班确定在半年后,即1985年农历新年后开始招生,要读大学的话他还是希望能继续留在复旦。这其中离不开父亲周建国自小以来的母校情结灌输,以及像谢依德这样的长辈盛情邀请。

二是周逸跟10班的同学约好了要在高中部继续见面,他不想就此失约,并且其本人也想看看高中生活到底如何。

三是跟复旦附中的校方有过约定,就是周逸获得免试保送高中资格,但他必须要代表学校参加一次“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以此跟全国精英同场竞技。

数理化不分家,看到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举办得红红火火,每年都吸引超过百万名高中生报名在国内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物理、化学全国高中联赛也在今年即1984年开始举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