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求月票)(2/4)

他走到一名贡士的身边,低头看了一眼。

河淮考区,韦思谦。

李象的鼻翼动动,怎么一低头就看到一位历史上留名的人物?

他知道韦思谦这个人,倒不是因为韦思谦当过宰相,而是因为那个“明目张胆”的成语。

当时褚遂良低价买了别人的田,结果韦思谦上去就是一个弹劾,证据确凿之下,朝廷也不好明目张胆庇护褚遂良,就给他调到了外地。等到褚遂良回京的时候,立刻对韦思谦展开报复,把他贬到外面做县令。

有人问他后悔不后悔,韦思谦就说:“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

当然了,这个词语后来就变了味儿。

不过……姓韦的,不应该是京兆人士吗?怎么跑河淮考区去卷了?

又看了一眼题目,策问一共三道。

第一道,死罪囚,家无周亲,上请,敕许充侍。若逢恩赦,合免死否?

第二道,魏公弑君夺位,合为王道微缺之始?

第三道,经略故高句丽、百济之地,令其民感念圣朝恩德,沐浴王化,渐成中国之民。

这题目出的很有水平,第一道是考察的刑法,第二道考察的则是史论,而第三道是时务,虽说是三道题,但涵盖的范围,对于选官可是有着实际的意义。

殿试是不限制答题字数的,所以你写个几十个字也可以,但不能一个字都不写,若是惹怒了皇帝,那直接给叉出去也不是不可能。

的确是不会出现黜落的情况,但你藐视殿试,那可别怪皇帝拿你当鸡杀。

李象稍稍扫了一眼,既然能进入殿试的人,那都是有点实力的,并不会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

毕竟就算是岭南,也是有士族存在的。

虽说放在河淮等地排不上号,在传承几百年的崔卢李郑王面前是小卡了米,但总归是比一般人要强上不少。

殿试一直进行到中午,大概是从早上六点考到中午十二点结束。

伴随着王德一声停笔,考生们纷纷放下手中笔,等待内侍将卷子收走。

与明清的规矩不同的是,老李非得在殿试上亲自阅卷,并且宫中还管考生们一顿饭。

尚食局的饭菜很好吃,都是被福宝调教出来的,像是那些顶级世家门阀出来的人还好一点,毕竟平时在江湖酒楼也吃过几顿,但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考生可就有口福了,一顿饭吃的是心满意足,连连感慨这是这辈子第一次吃到的美味。

在用过饭后,考生们连声谢恩,有序地离开了考场。

老李这一下午都在阅卷当中进行,甚至还强行拉着李象一起批阅考卷。

李象真是心累,找了个借口就开溜了,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留给了老李。

老李不禁嘿然,这臭小子是真的能偷懒。

当天晚上,效率特别高的李世民便完成了对考生的排名。

次日一大早,考生们就围在了承天门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