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半夜山里被埋伏(2/4)

区村长在旁边看着林三七,发现他似乎挺懂行的,说出来的陈皮特点也丝毫不差。

其实林三七懂啥呀,陈皮茶是经常喝,不过以前喝的都是最低端的陈皮,这次来新会,他是特意在网上查的资料,注意事项和鉴别方法。

“区村长,这陈皮不错,我很满意,价格上我可以再提两成。”

区村长听了大喜,啪啪啪拍着林三七的肩膀:“好好好,到底是老乡,照顾家乡人呀。”

林三七的确是心软了,因为陈皮的保存太不容易了,在没有恒温恒湿的前提下,这些陈皮要保存几十年,每年都要养护,农民们付出的心血非常巨大。

这可不是海边的鲍鱼鱼翅之类的,每年都可以去捕捞,全是野生的,想捞多少捞多少。

要不是怕粮食给得太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否则光是眼前这一陶罐陈皮,拉一车皮的粮食来都不算多。

“区村长,现在我们有多少存货?”

“噢,我统计过了,50年以上陈皮不多,只有200斤;40年~50年有600斤;20~40年陈皮有1500斤左右。”

林三七听了真想大笑三声,这是又发了一笔洋财啊。

“行,区村长,你们赶紧算算需要多少粮食,然后把我车上的粮食搬下来,把陈皮帮我装到车上去。”

区村长一听就乐了,冲着旁边的人喊道:“还不赶紧算算?”

一个老会计模样的村民拿出算盘劈里啪啦一通计算,最后给出一个数据:

“需要给吨粮食,细粮。”

会计重点强调了一遍,就怕林三七一会儿拿出番薯土豆等粗粮来糊弄人。

林三七对这个数字没有异议,

“行,我给你们9吨大米吧,不过我还得跑一趟,我这卡车上才装了5吨大米,还得再跑一趟。”

区村长一看林三七如此上道,真的愿意多给粮食,眼珠子一转:

“黎同志,我家里还有一个宝贝,祖上传下来的,清朝道光年间一直保存到现在的2斤陈皮,不知道黎同志有没有兴趣?”

林三七瞬间眼睛一亮。

他虽然不能确切说出道光年间是几几年,但课本上的虎门销烟他是记得的,就是道光年间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