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页(2/3)

“那也不叫错,他要求太高了吧。我们这次来,他给出了好些题呢,每一题不得下三千字,我,我哥哥,我表哥,都有!还不止一个,而且每个人的题目还不一样,这要写上二万多字呢!不光有数量,还得要求言之有物,不能雷同,变态吧?!还不知道怎么能对付过去呢,唉!“小虫很忧郁。

“唉声叹气的干嘛?你们不会找人捉刀啊?“陈拓看到父亲坏坏的眨眼。

仿佛看到原来那个肆意潇洒的父亲又回来了。。。他眼睛都有点湿了。

“不行,不行!“虫子连忙摆手。

”让他抓住死定了,而且,一定会被抓住。“

天儿正在钓鱼,一只耳朵早听到有人来扭头看了一眼,是陈拓,就没理会。另一只耳朵也在听妹妹聊天,听到这里那张万年木头脸居然也变幻了下,轻轻的叹了口气。

“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了,金陵好不好?你们这次来,都去了什么地方?“

“金陵太好了,物产丰富,又繁华,所谓的人杰地灵啊!我们去了城隍庙,江边,还有几家名园,我们还去了。。。“小虫吃吃笑着又要说。

这个时候天儿拼命咳嗽。

小虫吓一跳,反应过来,自己也呛了下咳嗽个不停。

满脸通红,哎呀,差点把跟表哥去秦淮河畔的风月场所的事说出来了。

那可是不得了,要死人的!

陈栋是谁啊,一下子就猜到了,不由又哈哈大笑。。。

“还有什么想玩的啊,跟我说说。“

“我想去看钱塘大潮!我是太想去了,小时候就看书里说的,伯伯您看过没?“

“嗯,看过,的确应该去的。那真是令人终生难忘的。八月十五的大潮最壮观。开始时是平静水面上形成的一条直线潮,远远的隆隆而来,水大的时候有四五人高,声势浩大。我小时候,常去的,那个时候天不怕地不怕,所谓弄潮儿嘛,在岸边等着大潮,看浪打过来就跑,一面跑,一面叫,一面笑。。。。“他沉寂在当时的情景里,

“真的很危险呢,每次,你都不知道浪会从哪里上岸,每次你都想不到竟然浪会打到这里!每次,都出你的意料,会有人被卷进去,到那个时候,岸边会有人拿着长竹杆,上面挂着绳子,朝落水的人甩过去,拉他们上来,但被卷得看不到的,就救不了了。那年上村有个没救上来死掉了。我们回来,挨了祖父好一顿打。“说完半低着眼睛,神情淡淡,回想起像是开锅了的白色浪花,隆隆的向他扑来,他跑着,叫着,浑身的毛孔都打开,感觉扎扎的难受。。。

小虫托着腮帮,津津有味的听着。

睁着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陈叔叔。

“你们提前几天走,这一路有些小镇子都很美,白墙灰瓦,石板路。还有几家比较有名的庭院,我可以提前让他们安排一下,你去看看。黄家的雕窗,李家石池子里的大尾巴红鱼,黄家牌楼,李县的桥,木雕,砖雕,太湖石,还有很多好吃的,你们可以边走边玩,早早的到了占好地方。“

“叔叔您跟我们一起去吧?”

“叔叔。。。。叔叔受了伤,腿不方便,可惜啊,再也不能追潮了“。

陈拓听父亲主动提自己的伤,也是有点吃惊。

“我不同意您的说话啊陈叔叔,时事不同,做事和欣赏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嘛。那个时候您是追风少年,是弄潮儿,逐浪追潮,快意人生。现在您是智者,心有家国,坐看潮生潮落。这是人生的不同阶段,不能说那个好,现在这个不好,根本就没什么可比的啊!再者,心境虽然不同,但景色却依旧啊!原来能感动您的,现在也同样能!”小虫白话着。

“智者,我能担得起这个词吗?”

“可以的啊,您是陈家当家人。陈家,小虫祖父都听长辈说起过的呢。对您家佩服的紧。小虫来了又看到陈家在金陵的繁华,还有自家的书库和学校的呢!请问天下,能有几家您这样的家族呢?陈家的繁荣福强,您可是也尽了自己的尽力的呢。您这个人不简单的!”

“呵呵,你这样说。。。。”陈栋有些感慨。

“叔叔您说,小虫能跟您一样的弄潮吗?”

“你?不行,很危险的,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哥哥可以吗?”小虫又问。

天儿听到回头看陈栋,两眼放光。

“他也不行,不熟悉地形,不了解潮性,也是同样危险。你们是客人,要出点事,我们可怎么跟你们父母交待呢?到时候你姑父可不是打我手板呢,恐怕直接上棍子打了。其实,在边上看,也是十分的惊心动魄的。”

“那您也跟我们一起去吧,您可以帮我们找好的观潮点呢。还可以在沿途给我们介绍好吃的,小虫可以请您吃哦,出来的时候,我娘给我银子了,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啊。。”

“呵呵呵呵,到时再说吧。”

陈拓静静的听着这一大一小两个人无厘头的聊天,默默转身走了。

潮水入心

程家家主最终决定跟小虫一行,去观钱塘江潮,好几年没出过家门了,所以陈家人都很高兴他的这个决定。

陈拓把事情安排了下,陪同父亲一起去。

文风这里的事情比较多,还要去杭州和附近的几个地方,没时间陪小虫和程天,没时间去看大潮,百爪挠心的难受,但事情多得做不完,只是叹息着走了。

一行人从南京去海宁,陈栋坐着马车,上面铺着厚厚的毯子,他精神很好,一路给小虫和程天介绍着。

每到一个小镇子,都能说出来哪个馆子的饭菜好吃,哪家的建筑最有特色,出过什么人物,有什么传说。

小虫和天儿跟一路,长了不少和知识。

当地很多人还记得陈栋,看到他,都会热情的跟他打着招呼,诉说着这些年来的变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