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页(2/2)

后来出了事,皇帝虽然圈禁了自己,但做主把高怡华给了儿子当侧妃,这也算是一个大收获了。

自己高兴,儿子高兴。多好!

可她当时没想到,安王妃能高兴吗?

儿子与高侧妃,情投意合。高侧妃又给安王生了长子。。。

安王妃心里不舒坦是肯定的。

于是温声说“安王与高侧妃,打小儿就认识,两个人有话说,那也正常。将来,安王身边还会有新人,到那里,你和高侧妃都人老珠黄了,那些个却年青貌美!你们又能如何?咱们这样的人家,就是这样的,你要想开些!再者说,你是正妃,是当家主妇,可不能自贬身价与侧妃妾室去计较!你是要帮着丈夫立业成事的!和那些个讨安王欢心的女子可不同。不管什么时候,你的地位,无人可及!你明白吗?”

“是,媳妇儿明白。”安王妃温顺的答应。

终于到了,举办宴会的一天,皇后让人送来了太后的礼服。

太后一看这料子,以前没见过,颜色倒是喜庆,但没什么光泽,看不出什么特殊,只是比较厚实,却还会有些皱,呵呵!就给哀家穿这个!好!你们俩真是好样的!

她不作声的穿上。

会场上,文武百官,皇室亲属,京城顶尖的贵妇,陆续的到了,门口有一长桌子,后面有类似账房的,收着客人送的礼物,把人的名字和东西,都写在一个大账本上。有些像乡间举办的喜事。

大家感觉好玩,纷纷笑着进场。

再一看这个会场,四周用一人多高的高粱和玉米扎成的篱笆圈着,中间是招待客人的桌椅。会场中间一长溜木板屏风,把男女区分开,木板屏风上蒙着红布。

最前头是个小平台,上面三张宝座。平台的边沿和底部,摆着一溜的竹筐,里面放着粮食,南瓜,葱蒜,腊肉等等。平台的后面也立着一个高大的木板屏风,上面贴满了纸条,上面写着各种吉祥话,不同字体,有签名,还有按的手印。

平台的两侧,有木栏转成的圈,里面有小鸡小鸭,小驴小马,小猪小羊,都是幼崽,清洗的干净,一个个萌萌的,脖子上扎着红带子,发出各种叫声,引得观看的人笑出声。

会场上的桌子上蒙着红布,旁边就是农村家里的条凳,桌上盘子里摆有花生瓜子栗子核桃。喝茶的壶碗也都是粗糙的陶制。

官员倒还好,甚至有些上了年纪的,捋着胡子,很喜欢这样的风格。

夫人们就有些搞笑了,珠光宝气的坐在条凳上,刚开始有些尴尬,但一有人开始打趣,就都嘻嘻哈哈的笑起来。

皇上带着皇后进场,官员们见礼。皇上笑着让大家起来,两人甚至走下了会场,与大家笑谈了一番。

气氛就起来了,大家觉得这种感觉太棒了。

这个时候,太后入场了。她穿着皇后给的礼服,由安王妃扶着,一进院子大门,她一看。。。

这,这都是些什么?

她都搞不清都是些什么,把路都围起来,原来的亭台楼阁都不见。

她小时候,家里还没现在显赫,所以并不理解返璞归真。但同时又没在乡下呆过,所以也没有怀念和回忆。眼看到的,只有简陋。心里想的,只有恶心和屈辱。。。

就算她今天是来找碴的,但真看到皇上和皇后这么凑合,这么对付她,她心里也很难接受。不知道是真的难受,还是自己有意渲染,她不由自主的,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儿了。

安王妃扶着她,都能感觉她在轻轻颤抖。

那边太监一喊“太后娘娘驾到!”皇上和皇后赶紧前去迎接她。

底下大臣和贵妇们,都下跪迎接。

太后声音有一丝轻颤“都起来吧!”

皇上和皇后伺候着她坐下。

然后皇上皇后,带着王爷王妃,跪在她面前,为她祝寿。下面的大臣们刚起来,就又跪下,随着皇帝一起,恭祝太后寿辰。

太后让大家起来,然后坐在那里,半低着眼皮,不说话。

大家起身后,皇帝又诚恳的问候了太后,说了几句吉祥话。

底下又热闹一番。大家吃了些东西,喝了点酒和茶,渐渐的安静下来。

太后不吃不喝,带着一脸勉强的笑,着看着大家。

这时,大臣官员里有一个人笑道“太后娘娘,今天这会场,布置的十分别致。就跟到了乡下一样啊。臣年青时在山东那些年,这种场景见的多呢。”

就有人笑着”看着很热闹,又花费不了多少,呵呵,取个巧字啊!”

女眷里有人说“太后娘娘这礼服,看着。。。呵呵,料子很别致。哦,皇后娘娘也穿的是这种。。。是棉布的吗?”

“呵呵,太后娘娘穿着这个,坐在这么个环境里,真是特别呢。”

大长公主对孙女儿未能当上皇后,很有几分恼火,不大满意的说“是够花哨的,心思够了,花用确实不多。”

她一这样说,正合某些人的意愿,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皇上心里有些忐忑,看了一眼自己的小皇后,只见她笑盈盈的,就跟大家在夸她一样。皇上心里一定,自己怎么还没小皇后定力强呢,于是喝了口酒,等着事态发展。

太后娘娘等大家说了一阵,然后说“大家静一静,听哀家说一句。皇上继位后事情多,皇后又年纪小,刚进宫又掌管了后宫,忙的不可开交。本来,哀家说,只要平平安安的就行了,什么寿宴的,办不办,没多大关系。就先算了,明年安定一点了再说。可皇上皇后说要献孝心,非得操办!这心意,哀家只好领了,能弄成这样,哀家很是安慰。就算是有些不周到,也要宽待一二。平日里,皇帝和皇后。。。。。”太后眼睛一红“待哀家还是不错的。”

别人看着都感觉话里有话。

皇帝和皇后脸色不变,冲着太后点着头。

安王心里很是不安,他真的不想面对这样的场景。

他旁边的王妃鼻子里轻哼一声,表示不满。

掌管宗人府的,是皇上的叔祖爷成王,他咳嗽了一声音,说道“太后娘娘做为长辈,体恤皇上和皇后,是应该的。但做为小辈,也要更为精心一些。今天这个会场,太过奇特,对于太后娘娘五十大寿,有些不够庄重了。”

刘灵素笑着说“皇上,臣妾说几句?”

皇上点点头“好。”

小皇后刘灵素站起来,先冲太后娘娘行个礼,然后走了几步,站在平台前沿。

”太后娘娘五十寿诞宴会,是本宫入宫以来做的第一件大事。虽然本宫年纪小,经验不足,但诚如太后娘娘所说,对太后娘娘孝心,却十足十,一点不少的。真要操办起来,却还有些为难。众所周知,之前三年,朝廷都受了灾荒,就算是先帝和朝臣们努力,在坐的夫人们慷慨解囊,但到底灾害过大,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家底也耗得一干二净,所以,拿出大笔银两操办寿宴,可以说,现在朝廷没有这个能力。“

她说完,情着崇敬看着太后。

又转脸看了一眼老成王,又对大家说“再者,先帝去后,太后娘娘心中难过,不愿意在皇上孝期中大操大办,故而与皇上说想取消寿宴,为朝廷省些银子。太后娘娘心怀天下,令皇上感动不已。但做为儿女,又哪能不尽心力呢?这几个月以来,各地风调雨顺,秋天丰收了的消息接踵而至,本宫盘算很久,又虚心请教了很多有识之士,才想出这么个好主意!一方面太后寿辰,大家来热闹热闹。另一方面,也是借此让太后娘娘知道,咱们前一段时间的灾荒,缓解多了,请太后娘娘放心,朝廷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这一长串话说出来,连大长公主都吃一惊,看着刘灵素小小年纪,稚气未脱,站在那里,当着朝廷重臣和比她大两三倍的贵妇,笑语盈盈,连个磕巴都不打的说了这番话。

就算自己好好培养的长孙女儿,还真没这两下子。

现场不少人,也跟大长公主一样。对这个小皇后,刮目相看。

太后的心,有些凉了。。。

“娘娘,您看,你今天穿的衣裳料子,虽然没有那么华丽,但却是江南织造今年出的新品,是丝和麻的混织物,这蚕丝难得,但麻却是大量的,南方的田间地头,哪里没有?取材极为方便。这个面料的优点是厚实,耐磨,保暖。这个料子能大量织,那咱们的百姓,哪会愁穿呢?娘娘,这天底下,您可是第一个穿上身儿的,皇上和臣妾,也是沾了您生辰的光,也都做了一身。“

啊!多么好的寓意。

下面明眼人一听一看,高下立分,太后因为会场布置和衣着,带着明显的委屈。

可皇上和皇后,却是把天下黎民的日子和自己的孝心,绑在一起向太后献上生日贺礼。

郑进都不禁笑着,这个小皇后,真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啊!这样的皇后,才是皇帝之福,黎民之福啊!

刘灵素还是笑着,一指旁边“这院子里的庄稼牛羊鸡猪,也都是各丰收地贡献上来的,就是通过这个,让太后娘娘放心,今秋粮食丰收,民众有饱饭吃。也让日日夜夜牵挂他们的皇上,可以缓口气了,不至于那么担心受累。先皇在天之灵也能宽慰。这后面的木板上,是在六十六个六十六岁的老人,给您写的寿辰祝福,不会写字的,按了手印的。太后娘娘,这是皇上以及媳妇儿,送给您的生辰贺礼。”

皇上也站起来,站在皇后身边,刘灵素主动退后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