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室内近距作战(2/4)

当然了,那里面暂时还未积累下多少东西,特别行动组一般也是在阅览室借阅学习,只不过每名队员,都会根据其自身情况与其在特别行动组中的职责,量身为每名队员定下一份书单,让其可以系统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另外,目前的这种限制和非限制划分方式,还不怎么完善,王明坤这边准备进行更妥善的划分,毕竟以后来此作训的可不止二组,二组与他们的联系比较紧,队员间不是认识也脸熟,相互也比较信任,或者说都见过或认识,防着也没多大意义。

但之后可能要来接受训练的人可不同,特别行动组的成员,对方基本不会认识甚至没见过,王明坤认为以特别行动组的职责和保密程度,不应该和他们产生过多交集。

这点林默也是赞同王明坤的,毕竟特别行动组绝对会成为敌人重点关注对象,会尽其所能来收集特别行动组的情报,知情人多了,泄露的机率肯定更高,而且双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大家都是好事,你不清楚,自然没了泄密的风险,也免了对方盯上你搞曲线救国,甚至将来你出事了,那也是知道的越少越好,毕竟已方为保守秘密……

这方面王明坤也有所设想,就是将作训场划分为三个区域,既是不同的功能分区,也是不同的保密和限制活动级别的分区。

前区作为前来作训场参训的普通人员日常居住生活区域,毕竟此处离城较远,作训还是以驻训一段时间这样的方式更合适。

中区主要就是训练区域,普通作训人员受一定限制,需要使用训练设施和场所时可以正常使用,但不能自由进出活动,且开始结束时间有所规定,好通过安排时间与他人错开。

后区就是特别行动组的地盘,供特别行动组作训时生活居住,以及特别行动组需要保密的训练设施及其他配套功能建筑。

方案林默是比较赞同的,不过也补充了一些不足,比如在前区或划分出部分中区设立一些普通的训练设施和场所,供前区自由使用,也就是供练完规定量还想自己加练的人使用。

次级限制区域,即中区,也要准备几处独立的生活居住区,供给可能来参训的外地区站人员,还有像二组这样独立办公或训练班暂未分配人员使用,免得混在一块,产生人事信息传播范围扩大乃至大量泄露的风险。

其实这些区域也可以算成是前区的一部分,只不过跟王明坤所说的前区相互独立着,而且规模较小且轮流使用,王明坤所说的前区应该规模最大且有固定使用者,也就是情报处总部,毕竟总部人员多,离得近也有更多作训时间及机会,另外二组应该也会有个稍小的作训生活居住的地方,毕竟他们是行动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一定强度作训以保持状态,正常也是在京活动,此事可以轮换着前来进行。

后区嘛,就是作训场最高限制和保密级区域,除去王明坤所说的那些跟特别行动组相关的,林默也让其再多建设一些独立区域,供以可能要执行渗透、潜伏等任务的情报员或秘密线人等需要极高保密要求的人员开展作训工作。

方案是个好方案,可惜有个麻烦事,就是建材运送太费事,光是之前那些训练设施的完善,就让特别行动队员乃至二组队员,把大部分体能训练时间换成了到江边搬运东西,还把完善训练设施作为了技能掌握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