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荣耀归乡(2/2)

和李艳玲闲聊的时候,老校长来了,一进门就和杨磊来了个拥抱,“真给咱们屯城一中长脸,可以,真的可以,我带了那么多学生出来,就数你最有出息。”

杨磊呵呵笑,“校长,出版社的事儿联系的咋样了?”

“联系好了,就等你签合同,明天吧,明天他们会带着合同去你家。”

“明天?”

“对,必须是明天。”

“有省里安排的采访?”

“嘿嘿嘿,对,不光电视台,还有几家纸媒,甚至有中青报的记者,这么大的场面,能错过么?”

“不能,必然不能啊,”杨磊也兴奋起来。

省级电视台、纸媒外加中青报,这样的阵势,想想都令人激动,哪怕他是重生者,也不例外,因为重生前的他最辉煌的时候也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在06年,这真的是只有极少数人才有的待遇。

而且这个时候的传统媒体还是主流,不管是电视台还是报纸,只要能在上边露面,那就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观众会关注到他的存在。

抓住这个机会打个广告,他的书就不缺销量。

每年的高考生都在一千万左右,而且越往后越多,每十人购买一本,就有八九十万的销量,就算每个班级购买一本,按照一个班级五十个人计算,那也是二十多万的销量。

只要在往后的日子里每年更新一点内容,这本书就能给他赚到上百万的利润。

所以,他比老校长更想抓住这个机会。

最好在记者们的见证下签下出版合同。

这又是一个双赢的好事儿。

杨磊做了广告。

媒体得了噱头。

当然,肯定要送记者们一些好处,也就是红包。

之前来的记者就全都有,名义上是沾沾喜气儿,实际上红包里面都是至少二百块钱的现金,这红包在娱乐圈里都不算少了。

这也是县里市里那些媒体可劲儿帮他扬名的主要原因。

有好处的事情谁都愿意去做。

包括杨磊。

比如说招待那些乱七八糟的访客。

没好处的,杨磊能推的都推了。

剩下的都是实在推不掉或者对他有用的那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真要来者不拒的招待,他这个状元郎到开学都闲不下来。

若干年后那些闲人都能驱车上千公里去看一个做拉面的糙汉子。

换做他这个话题性十足的省高考状元,看热闹的闲人们不得把这个小山村挤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