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瓷三代(2/4)

不信去试试。

外行进了店面,开口就暴露,卖家都是爱答不理的样子,架子摆得特别高,爱买不买,绝对不主动推销,但只要你相中了店内的某样东西,那就等着挨宰吧,人也不说是真货,也不说是赝品,就是要价那么高。

但内行呢,进门寒暄几句摸清门道后先喝茶,然后再聊聊对什么样的东西感兴趣,然后才会把好东西拿出来,能不能成交都是三言两语间的事情,很少会磨磨叽叽拉扯好久,就算要拉扯,也是隔几天来一次的拉扯,每次就问问价,成就成,不成就隔一段时间再来问问。

所以,在古玩行里,行内人和行外人的区别不是一般地大。

尤其是在古玩店里。

也因此,杨磊进了古玩店更是如鱼得水,因为好东西实在太多了。

只是捡漏儿的难度也高。

他是行家。

卖家也多是行家,就算老板自己不懂,也会请个专业的掌柜。

能立足潘家园的古玩店,看店的人都不一般。

比如杨磊和谭佳颖光顾的第一家古玩店,看店的是个小青年,看起来最多三十出头,脸上还有点疤,应该是遭遇火灾或者其他意外导致的毁容,下巴还稍微有点歪,不过人挺热情,看到俩人进来,还起身招呼了一声,“两位看点啥?”

嗯,这真的很热情了。

好多古玩店的掌柜看到杨磊谭佳颖这种小年轻进门,可能理都不理,只会等杨磊他们这样的年轻顾客主动开口。

一,顾客主动开口会暴露很多信息,很多外行就是在这一句话上暴露了自个儿身为外行的事实,也会暴露顾客的需求和目标,方便对症下药。

二,这种无言的冷落,会让卖家在接下来有可能存在的讨价还价中占据气势的上风。

当然,还有可能是真心不想搭理杨磊这样的年轻买家,因为潘家园里最多的是各地来的游客,以看热闹为主,尤其是年轻游客,好奇心重但消费水平却很低,不是古玩店的消费主力,往往说了一大堆结果统统是白费口舌。

一年前杨磊就在周齐云店里碰到过类似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