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2/3)

    这些信使大都不是军中出身,即使是,也算不上什么精锐,突发之下,竟然一个个都勒住缰绳止步。

    这一次范图看的很清楚,道路两侧的密林中,山丘上,一支支夺命的长箭毫不留情的将骑士一个个射翻。

    范图打了个冷战,自己在这儿藏了小半个月了,居然不知道沮原桥附近藏有伏兵……还好自己距离远,应该没有被对方发现。

    沮原桥南侧,是连绵不绝的嵯峨山,山势陡峭,势如刀劈斧砍,但因为东侧呈扇状所以易于攀登,范图就是藏在东侧。

    本就只有五六个人,一轮箭雨下来,全都坠马不知死活,本就是黄昏时分,道路上人烟稀少,范图看见十几个大汉拎着长刀而来,补刀后清理现场,搬走尸首,牵走马匹,约莫一刻钟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感觉手心全是汗,范图咽了口唾沫,低声道:“你守在这儿,若有大股兵马往坊州方向,即刻赶回庄子。”

    “那你……”

    “十一兄不早就说了嘛,我即刻赶回去报信。”

    从东侧山坡迅速下山,范图找到准备好的坐骑,刻意绕开了那条路,绕行向华原县方向驰去,驰出去十余里路才转而向西南防线,在毛鸿宾堡取了两匹范十一早就存放的马匹,连夜赶往长安。

    这一夜,仁智宫内动荡不安。

    李渊在翠微殿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在一点点回想,大郎当年的稳重和孝顺,二郎的无敌风姿与执拗,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模样的呢?

    平心而论,李渊和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不同,他虽然在前隋就身居高位,也曾经纵横沙场,但他并不是如刘邦、刘秀、朱元璋那样从血火中走出的至尊,这使得他有时候的思维模式不太像个皇帝,而像个族长。

    如果太子不肯来,或者太子举兵谋逆,甚至杨文干也起兵了,二郎还会留他一条性命吗?

    在一个月前抵达仁智宫的时候,李渊私下向李世民许诺过,若是太子谋逆,你当正位东宫,太子降为蜀王,他日若有不臣之心,遣一良将便可擒之。

    但现在看来,虽然很难理解,但李渊猜测这些诡异事件中,或许也有秦王一脉的插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