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 101 章(1/2)

太子也隐隐有担忧,北境气候恶劣,对将士们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个长久的考验,不适合驻扎在这里打长久战,可现在重伤了蛮夷一支精锐,对方肯定不会善罢干休,如此一来,更得做好防备对方突然而至的报复。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冬季的粮食大都难寻,南岐这边陷入了困境,想必蛮夷那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想到此,太子招来耿自忠耳语几句,末了道,“盯紧这几日的城门,若是见到了熟面孔也不必阻拦,径自跟着他。”

耿自忠这次长了个心眼,把杨千等几个惯用的人带上,几人学着幽州人惯有的打扮,把自己安全的藏在了人山中,又随身带了一把豆子,打定主意每走一个地儿,就往地上扔个豆子做个记号。

几人坐在城门口的那家烤羊肉店里,位置跟上次太子带新棠来的时候坐的地方一模一样,若是环着店里走一遍便会知道,这里是绝佳的盯梢地点。

杨千摸了摸肚子,欲言又止、眼含期待的望向耿自忠。

现在虽不至于断粮,但为长久计,经开始渐渐的控制起粮食的用量来,小的胃往大了撑容易,可大胃往小了缩就难了。

耿自忠接收到了杨千的眼神,瞪了他一眼,然后才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拍在了桌子上,示意他去给大家弄点好吃的。见杨千用那种复杂的眼神望着自己,耿自忠作势一巴掌要拍过去,“想什么呢,这银票是人新棠姑娘给的,得了,你们一个个都别吃了,物归原主的给人送回去算了。”

“别啊,将军。”

杨千一手按住了银票,嘻嘻笑道,“既然是新棠姑娘的心意,可千万不能辜负。况且新棠姑娘有的是银子,不差这一星半点的,您就当成全了我们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新棠姑娘有钱”这句话成了人人皆知的事情,相比于他们的主子—因为战事而囊中羞涩的太子殿下,新棠挥挥手就能拿出一沓银票的豪迈作风,确实吊打了北境这一群穷鬼。

耿自忠这下真的拍到了他的头上,“人家再有钱也不是你能惦记的,爱吃吃,不吃还我。”

“将军您别生气,我们就是那么一说,是为殿下高兴,可从来没有那等上不了台面的心思。”

玩笑归玩笑,这种分寸,杨千还是分得清的,只不过经耿自忠这么一提,他以后再不会随意拿这些事情来编排了。

几人在店里用了些东西,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城门口果真出现了几个异于寻常百姓的面孔。一行人行色匆匆,领头的那个视线却格外平静,不慌不忙的走在最前面,堂而皇之又带着藐视一切的轻笑。

那人视线敏锐的看过来的时候,耿正忠适里的低头喝了一口茶,再抬起头,几人出了视线。

他忙把杯子放下,拿过手边的刀,“跟上。”

出了城,半隐蔽半跟踪的走出了近一里路,那行人才停了下来。短暂的停顿过后,耿自忠蓦然发现,那个领头人的脸,竟然变成了李献淮。

杨千也发现了,几乎立时就看向了耿自忠,“将军,这人如此狂妄,今天定要让他吃吃教训。

“不可。”

耿自忠视线没有从李献淮的一举一动上离开过,缓缓道,“殿下有令,不可打草惊蛇,只要悄悄跟在后面,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就行了。”

没一会儿,李献淮似乎是安排好了接下来的行动,看着其他人继续往前之后,才从转身上了另一条道。耿自忠当机立断,让杨千带着人跟在了那伙人后面,自己则带了另外两个人紧紧跟在李献淮后面。

耿自忠一路尾随李献淮到了城外的石板桥,和他碰头的不止一人,俱都是打扮平民的百姓,两方之前显然没见过面,见到李献淮之后倒有几分受宠若惊,只是很快,便因为什么争执产了生冲突,最后不欢而散。

眼见着了行人远去,李献淮竟也没有阻拦,只是那握紧的拳头,看起来胆战心惊。

石板桥上很快无人,耿自忠又等了片刻,才带着人回了城内。

前脚刚到将军府向太子汇报完有关李献淮的动作,后脚杨千就带着人回来了,他回来的消息比耿自忠只能远看不能近身得到的消息有用的多。

那李献淮一行人乔装出城,原是为了与城外的粮商洽谈,欲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城外运粮过幽州再进入蛮夷。

“臣离得近,听了那些人之间的谈话,大意就是让那几个商人帮他们屯粮。”

王衍有些心慌,“殿下,北境的粮商屈指可数,若是让他们抢在我们前面收买了人心办事,情况对咱们就是大大的不利啊。”

有些情况,没人比他这个守将更清楚,北境的百姓不算富裕,向来财帛动人心,尚且又处在现在这种事态紧急的时候,若是对方出了天价,他们可就真是无力回天,只能处于被动,挨饿又挨打了。

太子站在窗边,看外面阴沉沉的天隐隐又有要下雪的趋势。见天的阴沉让人心生烦闷,日子就像是壶永远也无法烧热的水,半冷不冰的吊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