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 89 章(1/2)

赵博一直不争不抢地坐在角落里,双手放在膝上,平静地看着这一切。旁人好像也忽略了他似的。

众人都在笑着,皇帝、太夫、皇贵夫……都是十分开心的模样。赵博抿了桌上的一口茶,嘴里有几分苦涩,如果他的爹爹还在,肯定也会像皇贵夫那样念着自己孩子,只是若是他在……恐怕也无能为力吧。

不仅如此,赵博看了一眼上位的皇贵夫和他身边对着他柔情蜜意的皇帝,心里冷笑。若是爹爹还在,只怕也要遭受许多不平的对待,受许多苦,这样一看爹爹还算是解脱了,苦让他自己一人承受便好。

献礼已经快进行到尾声了,一个前两年刚出生还不大会走路的小皇子离开爹爹的怀抱,颤颤巍巍地捧着寿礼走向太夫,糯声糯气地道:“孙儿祝、祝太夫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而后短短地小腿跪了下去给太夫磕了个响头。

众人被他的样子给可爱到了,都含着笑,太夫特意将小皇子扶起来,掏出手上的镯子塞进他小小的肉手里,笑着对一旁站着的玉贵人说道:“玉贵人教孩子教的好。”被他说到的男夫受宠若惊地欠了欠身子。

“好了,乖乖回到爹爹怀里吧。”太夫捏了捏小皇子肉肉的脸蛋说道。

小家伙懵懂地看了他一眼,这才一步一步又走回自己爹爹的怀抱里,看着真是可喜极了。

众人笑过之后,便是觉得有些乏困了,平时已经该是休息的时间了,但是虽然脸上带着疲容,可还是无一人抱怨,只是腰坐的久了都控制不住要揉揉腰。

皇帝见状,也知该到散席的时间了。

“皇儿们都跟太夫请过安了罢?”他正了正身子,敛去了笑意,恢复严肃的语气说道,说着环顾了大殿一圈。

赵博收敛好情绪,才笔直地站起来说:“儿臣还未向太夫请安。”

太夫从来未曾见过三皇子,被身旁地小侍告知之后才知这是他皇家的长子,三皇子出生时自己是特意抱过的,毕竟是长子,只是确实考虑到他爹爹身份的问题,再加上皇儿也不喜爱这个长子,后来又有了其他皇孙,渐渐地太夫也不太过问后宫之事了,只是想到三皇子那个早就过世了的爹爹,太夫也有些心疼,于是笑着看着赵博点了点头。

众大臣伸了伸腰,换个姿势继续坐着,此时已经有些意兴阑珊,木着表情扫向三皇子那边。

赵博先是扫了大殿一眼,而后走出席位,将才他宫里的小太监已经把东西带来了,他抱着厚厚的一踏装订好的手抄佛经走向大殿。

看到这份寿礼,众人才打起精神来,都十分好奇他这手上一套是什么东西,见识过前几位皇子的奇珍异宝,大臣们难免猜测着这是不是失传已久的古籍?

赵博走向太夫,亲手将这一踏佛经递给他身边的太监,才稍微退远了一点开口。

太夫心里着实好奇,连忙打开了其中一本想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只见入眼之处是潇洒飘逸的字体,再仔细一看发现字字熟悉,太夫抬头有些疑惑地看着赵博。

赵博抿了抿唇,目光清亮地对上太夫的眼神,才说道:“孙儿知晓太夫常年礼佛,也知佛家信仰心诚,于是时时想着该要为太夫准备何种寿礼,后来孙儿去了郊外的大昭寺拜访了主持,才知有一个说法是子孙亲手抄佛经也能为宗室祈福,孙儿想着太夫所愿不正是此,于是便手抄了古时圣僧曾只身前往西域取回来的经书,并不及其他弟弟们的寿礼珍贵,只是也算儿臣的一份心意。”

诸大臣听到寿礼是手抄佛经都觉得意料不到,虽然表面还是镇静的模样,但是心里已经开始觉得这位三皇子实在有些可笑,手抄佛经……太过寒酸了。

只要太夫先是了然地点了点头,而后又愕然道:“圣僧取回来的经书可整整有八十一卷,……”

他是信佛之人,对待这份寿礼的评价自然要比其他人高上不少。

只是他又转眼看了那太监手持的佛经,确实是高高的一沓,但是还未有那么多,他下意识觉得赵博许是抽了几卷抄写了,但是有这份心也让人欣慰了,他本不缺身外之物,没想从儿孙手里得到什么奇珍异宝。

太夫正欣然地打算说些什么,只听殿下的赵博又道:“将才孙儿拿上来的是感悟最多的十几卷,因为实在太多,不好一次拿上来。”他又往门外看了看,宫里的小太监早就在等着了,又搬了好几沓进来。

太夫的话都被堵住了,他又看了手上的佛经,还发现有很多地方还做了认真的注释和理解,而且他一个礼佛如此多年的人看来也觉得并不是胡言乱语,看来对方抄写之余还认真地读过了。

这下可是震惊和赞赏之意同时涌进心里,这并不是一个简易之事,太夫没有去想这到底是不是全为他这孙儿所抄,有这个心他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太夫朝着他点点头,不吝夸赞:“博儿有心了,这些佛经我一定会放在佛堂里让佛祖感受到我赵家子弟的诚心,从而保佑皇家,保佑天下子民。”

众大臣听了太夫的话,连忙齐声道:“天佑天盛!”

赵安看着赵博的眼神也变了变,在他一旁的皇贵夫却阴沉了眸子,没想过一堆废纸竟然也能讨太夫的欢心。

“博儿你先回座罢。”说完,刚要吩咐人把佛经全都搬走,却听到下方传来疑问地声音。

仔细一看,却是老五安儿。

“太夫,三哥此举实在是感天动地,值得弟弟们学习,只是……”赵安站起来悄悄看了赵博一眼,好像不敢言语的模样。

“怎么呢?”太夫让身边的太监动作停下来,问道。

“你说吧。”赵安有些难为地看了自己旁边的小侍一眼,偏过头道。

那小侍慌慌张张地站起来,低下头诺诺地说:“奴才几日前……看到过……”他说着不敢继续往下说了,只是把头低的更低。

皇帝不知道其间有什么阴谋,只是听着小侍如蚊子般的声音大小,还断断续续的模样实在恼火,于是呵斥道:“有什么你快说,否则就给朕下去。”

那小侍被吓到了,才抬起头快速地扫了赵博一眼,闭上眼睛快速而大声地说:“奴才几日前看到过三皇子宫里的小侍好像在抄写什么东西。”小侍像是豁出命了,全场都能清楚地听到他在说什么,诸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下一刻众人的目光又立刻放在了赵博的身上。

“这是怎么回事?”赵安脸上的表情有些难看,诸大臣神色各异的模样被他看在眼里,此时再看着赵博便有些觉得脸热热的,怒气直奔脑门,连带着看到赵元都觉得他多管闲事。

他如何看不出这兄弟俩的明争暗斗,只是如今是不将他的颜面放在眼里啊。

赵博抬眼看了他一下,又看向那个小侍说道:“你有何证据?”

那小侍有些胆小地想寻求赵元的帮助,只是赵元也目不斜视,并不理他,恍然像此事与他并无关系,端的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

赵安也神情不善地看着那小侍,想等他的证据。

小侍只好吸一口气,按照原来的计划对说道:“三殿下宫里的那个小侍和奴是好友,陛下可将那其传召过来对质便是。”

赵安眼神幽深地盯着那小侍看了好几眼,终于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去传三皇子宫里的小侍。”

不过片刻,小侍便被带着进了殿内。

诸位大臣此时也并不急着回府了,谁知到这个关头还能看到一场皇家大戏。上席位的皇贵夫皱着秀眉,衣袖下的手微微有些出汗,他几次探究性地看向他的儿子,元儿到底想干什么呢?只是,他总归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奴才拜见陛下。”琴乐俯首行叩拜之礼。

“平身。”

琴乐起来后便慌张地躲到了赵博身后,看着大殿的诸人有些拘谨,好似不太清楚为什么皇帝陛下突然要传召自己。

“将才他说你替你家殿下抄写佛经,是不是有此事?”赵安指着将才那位告密的小侍问道。

琴乐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惨白张脸,身子往赵博身旁瑟缩,十分慌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