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何施为善(2/2)

谷长生轻叹,“你现在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何况所接触的也都是各行的精英,修为高深的仙侠,身居高位的高官,受他们感染,你的眼界也会比我这个农民开阔得多。我相信,你的所作所为,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我不仅没必要阻拦着你,更要大力的支持。”

面对这自己父亲,谷云哲感动得点点头,“从爷爷的事情,我忽然悟到了一些东西。私欲!不仅爷爷当年的那个领导,还是现在这个教派的圣祖,还有那些加入其内的教众。甚至外八门的人们,神域,他们所作所谓都是为了一个私欲。”

谷长生和边凤学点点头,表示认同。

“这个圣祖凭借一块意外之物,获得了些许修行之力,以此来谋取个人私欲,聚敛钱财,强取豪夺。而加入其内的那些教众,之所以以老年人为主,也不难解释了。毕竟岁月不留情,时日不多。看到那个教主施展的法术,以为找到了希望。为了多活几年,索性抛开一切,加入其内,以期能够学习到延寿之法。所以才可以仅凭那墨贺的一句话,就毅然决然的将毒蛊吞入口中,肯定是那个圣祖许诺过一些东西。”

“是啊,若没有一些甜头,那些人也不会一大早,就将咱们这里围住了。”边凤学揶揄道。

谷云哲点点头,“正是如此。所以先贤早就说过,君子以义聚,小人以利聚!他们和我们无冤无仇,若没有点利益,肯定驱使不动这些人。而我在这场冲突之内所图,也是私利。只不过,我是被动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已。论起来,虽然出发点不高,造成的影响却不小。”

“难道,这件事情还会影响到国家政策嘛?”谷长生有些不解的问道。

谷云哲摇摇头,“这倒不是国家政策的问题。而是这个万符教在短短的月余,就将自己的势力范围蔓延到了北方数省。前几天,我刚从南方回来,那些在北京的朋友们就跟我提了个醒,让我早作准备。呵呵,当时我还没当回事。没想到,几天不到,就轮到了我的头上,还让我把这个罪魁祸首亲手灭了。太讽刺了!”

边凤学摇摇头,“你这是大义,有什么好伤心的。若我有你这能耐,早就找小日本算老帐去了。不过,话说回来,也只有你这样的性格,才可以控制住自己内心的冲动,才不会贸然闯祸。云哲,我见识不高,没有你的眼界开阔,也没有高深的理论。依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只说一句话,以大恶除大恶,就是大善!”说完举起茶杯,一饮而尽。

谷云哲的眼神一亮,看着边凤学,点点头,双手将茶举过头顶,“边叔,你这句话,通透。以茶代酒,敬你!”说完,一饮而尽。

下午的时候,数辆警车来到酒楼外面,领头的正是那个武队长。看到这里没有任何异常,询问了几句,就离开了。他们走后,又有一群老年人,在广场外面逗留了一会,怏怏离开了。谷云哲在家吃过晚饭,趁着夜色,回到了北京。只不过没有去小区,而是去了别墅。

谷云哲推开别墅的大门,里面因为拉着窗帘,漆黑一片。摸黑在墙上找到开关,打开灯。看到这里面虽然有段时间没有住人了,却没有任何湿潮的感觉,地面和家具上,也没有太多灰尘,这都是因那道防护阵带来的好处。

他坐到沙发上,手臂舒展开来,将头仰在靠背上,睁着眼看向天花板。片刻后,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旁边卧室里面,拿出一个蒲团,放在客厅正中。谷云哲盘膝坐在上面,双眼闭合。就这么静静的坐着,没有运行任何的功法。

在空旷的客厅里,除了外面寒风吹过房檐的微声,没有了任何的声音。

此时的谷云哲,虽然看似平静,可是心中依然还在纠结白天的那些问题。现在那几个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问题,进而凝结成了四个字,何施为善?

虽然边凤学说的那句话饱含哲理,可是细细品来,仍然没有解答他心中的这个问题。

自认为自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可是也不是嗜杀之人。从自己获得修行以来的一桩桩,一件件,如电影一般,在他的脑海中快速闪过。

他所遇到的每件事情,都是被动而为。所接触到的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正当理由。似乎除了他自己以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也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奔近。

姜怀山他们的狩灵卫戍大队,自不必说,上至下派,而且是官家身份。神谷众人更不必说,虽然神秘,却身兼守护华夏的重任,重任在身,在所不辞。外八门他们虽然所为不是什么善事,不过,也是目标明确,职责分明。而幽冥一路,也是守攻两方,各执己见。

而自己呢,似乎同哪一方也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可是又被每一方都有所忌惮。眼下自己虽然有了一些伙伴,不过,都是因为情投意合,互相尊重。除了这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让每个人为之奋斗。难道就是为了修行吗?可是修行还是要为点什么吧。

若仅仅是因为情投意合,秉性相投,那自己这些人和梁山好汉有什么区别。梁山好汉之所以聚义,正是因为这个情投意合的义字。可是他们覆灭也是因为这个义字。

因为义气相投,就如吸铁石,虽然两者之间亲密无间,可依然不是一个整体,也没有向前开拓的利气。即使凝聚的规模再庞大,也是一团散沙,面对外面的压力,也仅仅是防守而已。可若是将这些凝聚过来的力量,融合到一起,那样一来,抵抗压力的能力,可以说比两两相吸,强之万倍。若是有了一个目标,做出一个利刃,也将是无坚不摧。

想到这里,他对那个圣祖再次佩服起来。不是佩服他的恶毒,而是此人洞悉了人心。这个人仅凭一对虎符,就能唬得那么多的人追随其后,更是仅凭一句话,为他赴汤蹈火,不惜送命。从这个角度来说,假以暇日,必成大器。

反观自己,其实所在的位置与他一样,因为自己的修为境界,成为了政府,宗门拉拢的对象,也成为了外部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自己若真得有一丝的野心,天下唾手可得。

可是自己真的如同一个现代版的张无忌,有力无心。

没有任何的野心,应该也是一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