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 5 章(1/2)

林子怡喜滋滋地回到店里,感觉又抱了条大腿。

这时,系统传来提示音:

林子怡面无表情:哦。

她今天打算试试成本更低的青海尕面片。

这在她们家乡那里,其实是比臊子面还常见的美食,而且操作简单。唯一比较难得地方时,平时吃的面片切着比较均匀,而尕面片不需要用擀面杖,也不需要用刀削,而是一条一条用手揪出来,再敲扁即可。

薛锦擦完桌子,看到后厨只露出林子怡的一片衣襟,接着是小声的撞击声。

他撩开帘子,看到林子怡脸庞红扑扑的,额头渗着细汗,正一圈一圈砸在面片上。

她人那么小,拳头也小,却紧紧攥着,每次砸下去稳准狠。

当然,手也磕红了。

“我来吧。”薛锦虽然不懂这种吃食,也看出了大致做法。

他的手指很长,力量充盈,骨节处可能由于常年干重活略显粗大。

林子怡让开位置,抹了把汗,开始碎碎叨叨。

“对对!就是这样。”

“砸在正中间。”

“你用的劲儿大了。”

薛锦的动作突然停了,无语地瞪了她一眼。

林子怡瞬间噤声。

怎么动不动就瞪人啊。

面片做好了,林子怡从系统里兑换了少许辣椒,制成辣椒油,又取出之前在系统中储存的香蒿。

想当初她们生物所有个植物反应课,当时她们教授还特意拿了香蒿来做实验。

有扫把那么长的香蒿切均匀了,铺在黄豆上边,待黄豆发酵,最后拉出细细绵绵的丝状物,就说明豆子好了。

这种发酵过的豆子类似于日本的纳豆,味道实在一言难尽。然而神奇的是,香蒿总能遮蔽这种气味,说明有除臭除腥气功能。

总之什么重口味加点香蒿气味总能缓解一下。

边关的酱豆味道重,大多人吃惯了还好,但可以用香蒿改善一下。

林子怡将酱豆辣椒和蘑菇片放在一起翻炒,又加清水慢煮。气味快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放入香蒿,过了两三分钟便将已经收汁的酱料倒出来。

刹那间,一股奇特的香味萦绕于整个铺子。

外边的人嗅着味,聚过来的越来越多,“这什么味儿啊。”

没有肉酱的浓稠,却有股开胃、刺激又清爽的感觉。

林子怡将酱料倒出来封好,又开始煮面,揪出来的面片不能一鼓作气放进去,而要每次放入固定的量。

有几个人已经走进来坐下,个别犹豫的人也开始跃跃欲试。

隔壁卖咸菜的小铺子老板娘“切”了一声,吐出瓜子皮,“有些菜啊,闻起来香,吃起来可不一定。”

这时几个红眼的附和,“是啊,这铺子开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怎么见老板娘。人家一出来,卖的都是面食,实在是没有别的菜了吗?”

林子怡充耳不闻,很快煮好第一波面片,手速极快地均匀捞到几个碗中。

更令人称奇的是,她干脆把辣汤酱放在了柜台,每当拿出一碗面便舀出一勺辣汤,用力颠勺,汤便能向上飞起,最终均匀地落入碗里。

坐着的人发出啧啧惊叹的声音。

颠勺其实并不需要臂力,力气可大可小。力气大了,汤全撒了,力气小了,也飞不高,关键在于那片刻的寸劲儿。

林子怡冷哼了声,要说起这寸劲儿,她拿解剖刀的手可准了,争取一招致命。再加上她的家乡本就以炒佐料出名,几乎家家都会颠勺。

她边下面边慨叹,穿越过来后,卖艺便算了,卖的还不是本艺。

林子怡:嗯?

林子怡:越高就是获得的奖励越多吗?

她的脸氤氲在蒸汽中,薛锦和两个小的已经提前吃到了林子怡给的面片,薛锦手里的甚至是个大碗。

要是用这种碗卖面绝对会亏钱的那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