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1/2)

中午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些劳工已经断断续续地下工,在附近的铺子转悠起来。

林子怡买了两扇猪肉,切成肥瘦相间的小块,放入料酒、老抽、盐、白糖腌了半个时辰。

门前已经有人张望,偶尔问问坐在门口的小荆,今日有什么菜食。

好些的酒楼都会菜谱,一道道菜名写在木牌子上,挂在楼外。

而林子怡这家铺子没有菜谱。

说到底,还是穷。

没成想竟引起这些人格外的好奇心,这家铺子前期大多以面食为主,偶尔会有些清新爽口的小菜,虽赶不上来凤楼的大奢大荤,在口味重的边关倒是独成风味。

尤其是下了工的劳工,没有几个钱,经常来这里打打牙祭。

每天都有新鲜感和期待感。

眼看门口的人越聚越多,还看不到今日的菜食,不,是连味儿都没有闻到。

林子怡先闷了米饭,在期间端出腌好的肉,加入了花椒粉,茱萸,还有系统兑换的胡椒粉,洗干净手开始抓弄。

没错,她要做粉蒸肉。

粉蒸肉起源于江西,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关于粉蒸肉的记载:“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作垫,熟时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见水,故味独全。江西人菜也。”1

抓肉的工作量不小不大,但是比较费时,待花椒和胡椒的味道已经深入肉的纹理之中,林子怡手指屈伸片刻,缓了缓酸痛的手指。

后几步相对简单,只需将准备好的南瓜顶部切开,将白菜烫过后和肉一层层交叠起来,卷起后包成粽子状放入南瓜里头。最后就可以放锅里在灶台上蒸熟了。

南瓜买的很大,正好能放很多菜肉,加上南瓜本身也有许多对人身体有益的部分,经过蒸煮,南瓜清甜的味道也会散逸在肉菜中。

在蒸肉的时候,林子怡也没闲着,煮了一些香菇。香菇在野外可以捡到,也不是稀罕物什,在边关价格还算便宜。

在蒸肉的时候,林子怡也没闲着,而是将带来的香菇全都倒入另一个锅里煮。

粉蒸肉肯定是不够的,而且光卖粉蒸肉价格也会提升,她打算荤素搭配,价钱会相应降低一些,饭食能支撑的时间也能更长些。

将酱油和白糖放在大碗里搅拌,林子怡的动作堪称粗暴,腕子飞速转动着,筷子碰到碗沿敲出清脆的声响。

薛锦默默凑到旁边,“我来吧?”

声音低低的,略带沙哑,又带着丝问询的小心翼翼,林子怡瞬间像被小犬舔到一样,浑身哆嗦了一下,不由分说将筷子塞他手里,“你来。”

薛锦的手很稳,凸起的指节夹着筷子,拌酱很均衡。沉静的面庞下,林子怡竟然看出了他眼底的一丝兴奋。

无异于她妈在她小的时候哄骗她洗锅,她在锅里玩水的那股劲儿。

拌酱很快乐吗?

林子怡诧异,薛锦知不知道他现在相当于免费劳工啊。

等知道这是工作,这是剥削,他估计就不快乐了。

她心里又像被戳了一样,有些些愧疚。

算了,一会儿多给他吃点肉就好了。

她在旁边将煮熟的香菇捞出来,表面切上花刀便于更好入味。

眼看白糖溶于酱汁了,林子怡拿出从系统兑换的玉米粉还有耗油,怕人问似的,一股脑倒入薛锦搅拌的碗里。

然而薛锦只是静静等了她片刻,转而继续像机器似地搅拌起来。

眼看着粉蒸肉差不多了,林子怡让薛锦去弄肉。自己将香菇倒入锅里,加上蒜末一起爆炒,直到煎至两面金黄捞出到红瓷盆里,倒入薛锦刚才拌好的酱汁,撒上葱花,浇油。

耗油蒜末鲜香的味道便飘逸出来,林子怡闻了闻,颇有鲍鱼海鲜味。

边关的人较少吃得上水产,鱼肉一般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这道红烧香菇出锅的时候,鲜味一度盖过了当日的招牌菜粉蒸肉。

然而当粉蒸肉外边的白菜层层剥离时,肉的清甜和馥郁醇香将整个铺子围得密不透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