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4(1/2)

商量好了计划,刘鑫源就把陈焕之上半年的参赛和训练计划交上去了。

同时兼任国家队总教练的冯主任刚看了一页眉头就皱起来了,他看着和刘鑫源一起来的徐指导,“这计划你们一起定的?”

徐指导说,“老刘和陈焕之自己定的,我看了看,我这里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具体还得看领导安排。”

没有太大的问题?

冯主任推了推眼镜,接着往后翻,翻完放下,刘鑫源刚从省队上来,可能还不了解国际比赛,但是徐指导绝对经验丰富,冯主任相信两个人不会一起脑子进水,所以决定心平气和所有问题一个一个来,“从1月28号的莫斯科室内田径赛一直到2月24的雅典室内赛,二十多天,欧洲一共就9场特许室内赛,一场不落,就先不说比赛这么密集怎么保持状态的问题了,陈焕之这是要转攻60米?”

“不是,她的技术特征不太适合60米,不过现在她还小,技术也没有定型,以后也说不准。”刘鑫源说,“主要是想通过这些室内比赛,把她的100米单项排名往上升一升,升到40以内。”

说到这个,冯主任倒是记得,国际田联每周三公布一次最新田径排名,他对国家队的运动员们排名了如指掌,“我记得她从亚运会后就升上来了,1230分,单项排名52对吧?”见刘鑫源点头,他先夸了一下,“这个排名在咱们所有径赛项目里,各个单项论起来也是数得着的了,考虑到她才18,更不容易,刘教练可是立了大功啊。”

然后才问,“看你后边还让她参加所有超级大奖赛,那是打算先升到40名以内才能参赛了。”

“我记得她去年室内全锦赛是季军吧。”冯主任从电脑上调出来成绩单,“哦,7秒64。当然了,她那时候百米还跑11秒6几呢,但是即使现在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你觉得她能在室内赛上刷出来好成绩?”

刘鑫源翻开自己笔记本,“我算了一下。她主项100米,六个最好成绩里最多只能取两个60米成绩。她现在比第40名低12分,要想靠这两个60米成绩提高5分,只要比她的两个最低分1117和1121合计高72分就可以,也就是两个1155分,7秒29,我想这对她来说并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后面的计划就把所有参赛要求是积分排名前40的超级大奖赛列上去了。

但是7秒29不难吗?对一个百米11秒22的人来说可能不难,不过如果这个人是后程发力型的那就难说了。冯主任不置可否,又问,“接力问题怎么解决?苏方方的情况怎么样?”

“严医生说她的恢复比预计快很多,初步判断3月初就可以开始恢复性训练,最早5月底就能尝试重返赛场。但是能不能在亚锦赛、世锦赛前恢复状态,这个还不好说。”徐指导说。

刘鑫源连忙跟上,“而且这个日程也可以不耽误训练。”

“到2月24之前这个赛程太紧张了,就让她呆在欧洲专心比赛。2月24雅典站比赛之后一直到3月11号才有墨尔本超级大奖赛,中间可以让她回来跟队训练——当然,要是她这时候还没排到前40的话,那后面比赛她就都不用去了。墨尔本之后到4月底塞内加尔大奖赛中间又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回来训练,等她该去比赛了,正好全国室内赛又开始了,其他人也都要去参赛。然后是到6月1号黄金联赛报名截止前,中间有5站超级大奖赛,我主要是想让她参加这5站比赛,如果她真能混到个冠亚军,后边就能参加黄金联赛,如果不能,那这些和世界顶级百米运动员交手的机会,对她的亚锦赛、世锦赛备战也大有好处。”

“所以你的目的是想让她参加黄金联赛。”冯主任沉吟着,“确实,咱们国家百米项目上还从来没有人能够不靠主办国外卡参加黄金联赛,也就是说从来没有积分排名前20过。但是等到7月亚锦赛拿个冠军,一下子名次积分就上到170分,就算成绩积分不刷新都能排到前20,那可比现在这样稳妥得多。”

“但是亚锦赛得等到7月底,那就没办法参加前三站的黄金联赛了。”刘鑫源说,“其实小陈还小,我本来也不着急,她一步一步来更好,但是前几天国际田联说十一月要改积分排名方式,新算法对她这样年纪小、参加比赛少的运动员太不利了,我怕她到时候一下子掉好几十名,再慢慢往上追分,那恐怕明年别说前20、前40也没有了。”

国际田联现在的积分算法是六次成绩积分平均分+一次最好的名次积分,这样排法只要有一次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积分就会非常靠前,所以才有陈焕之刷比赛撞死耗子的可能。

而新积分算法是每次成绩积分+当次名次积分之和,取六次最高的算平均分,对于参加很多比赛,好成绩都是在决赛里取得的运动员来说影响不大,但是陈焕之就不行了,如果按照新算法,她几次好成绩都是在半决赛、预赛中取得的,根本没有名次积分,算下来还不如她去年全锦赛第六或者室内全锦赛第四那两次分高,而且就算加上这两次她甚至都凑不够六个名次积分,这一平均下来,连1230分也没有了,一下子要掉到七八十名去。

就算她今年参加了亚锦赛、世锦赛,且世锦赛还真的走运进了决赛,那也才两次大赛,明年恐怕连田联特许的室内赛都报不上名,还得先从国内比赛刷起。

以她的水平,这不纯粹是耽误时间吗?

年轻运动员的时间就是成绩,每一天都很宝贵,怎么耽误得起?

徐指导本来是咬死了一定要让陈焕之呆在国内好好练接力的,虽然他是女子短跑主管教练,可是陈焕之的训练全程都是刘鑫源在管,他只负责协调管理而已。陈焕之的百米成绩上去了,受益最大的还是刘鑫源,他也就是面子上好看点,没什么大用。但接力是他一直亲力亲为在带的,不管从领导们的意思,还是他个人意愿来讲,都应该以接力为重。

可是国际田联公布的积分规则变更一事打乱了他的计划,如果陈焕之今年只参加亚锦赛、世锦赛两项国际大赛,如果她正好这两项比赛发挥失常、不、发挥不那么超常的话,那很可能明年她也报不上真正与她成绩相称的国际大赛了。

而明年是奥运年,体总现在一切训练和比赛的安排都是以奥运为第一优先。陈焕之的11秒22已经超过了上届奥运会的A标11秒29,只要她能保持住,等达标时间开始后在正式比赛里做出这个成绩,明年就能参加奥运会。

让她明年上半年都报不上大赛、没法在奥运会前练兵?徐指导可不敢负这个责任,还是让领导来决定百米和接力的取舍吧。

冯主任的手指慢慢地敲着桌子,确实,按照新的积分规则,最受影响的就是陈焕之这样横空出世的年轻运动员,对她个人项目来说,当然是趁现在排名高去刷一年的比赛比较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