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8(2/4)

第二天苏圆圆就给了她回信,“5月19、20号源城站,赛会纪录是2004年的11秒31。”

陈焕之听这个时间点和成绩就猜,“方方姐的纪录?”

“是啊,”苏圆圆说,“没事,我姐说田径场上谁的纪录要是能保持一辈子,那不是她的荣幸,那是所有人的悲哀。”

这个比赛时间跟田联超级大奖赛的巴西站冲突了,她跑去跟刘鑫源一说,刘鑫源倒不介意这个时间,“巴西虽然奖金少,但架不住离牙买加、巴哈马什么的近啊,咱们就别去找打击了,不去就不去吧,飞过去也是够累的,不如趁这个机会回国休整一下。”

但5月11日的多哈大奖赛还是要参加的,回国也得等从多哈回来以后。

当时为了亚运会兴建的比赛场馆都离市区很远,亚运村也改建成了医院,他们若要去只能住在市内的酒店,离体育馆远不说,因为民风保守,训练也不方便。田管中心本来想安排他们去离市区比较近的卡塔尔大学训练。但是后来得知卡塔尔大学里大部分学生是女生,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是男女分开的,当然也包括田径场,陈焕之只能去女生专用田径场而刘鑫源靠近都会被人当变态。

没办法,只好在大阪再多呆几天,这边训练场馆多又便宜,陈焕之的日语连说带比划也能应付问路吃饭,10号才卡着时间飞卡塔尔。

这次多哈大奖赛虽然地处沙漠,虽然阿拉伯土豪不差钱,但5号刚在大阪跑过几天后就来多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不小的考验,因此许多大阪站的冠军都没有过来。比如110米栏的刘飞,刚在大阪夺冠,当然也受到了高额出场费的诱惑,但人家自有自己的训练节奏,大阪离得近就算了,多哈根本没打算来。女子百米冠军卡贝尔也是如此,离了大阪就直飞老家牙买加,绕过半个地球飞多哈还不如回家以逸待劳等着20号的巴西。

陈焕之下飞机看到参赛名单那一刻就有点心血沸腾,刘鑫源也连连叮嘱她,“这次你有机会,一定要稳住!克里斯比你大十岁,恢复能力肯定没你好,她累了那就是你的机会!”又有点后悔,“嗐,早知道她们都不来,咱们该早点过来倒时差了。”

陈焕之打了个哈欠,多哈时间比大阪早六个小时,现在是多哈时间晚上八点,她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却还得继续挺住,一个哈欠打得泪眼朦胧的,“没事儿,我明天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五点就再也睡不着,干脆爬起来先去外面慢跑三公里,吃过早饭七点就开赴举行比赛的哈里发体育场,刘鑫源还担心她,“你从现在就开始热身一会儿没事儿吧?”

陈焕之地上“嗒嗒嗒”地一连串高频小跳,还有空给他比划个“OK”的姿势。

到上午9点预赛检录前,陈焕之几乎一会儿都没歇着,等站上了起点才给自己来了个消除疲劳,瞬间神清气爽又筋骨舒展。

/s的大风吹得陈焕之简直是被推着身不由己地往前跑,一口气跑了个11秒01,从电子屏上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陈焕之都惊呆了,虽然其他人也纷纷跑了个不可想象的成绩,比如克里斯直接跑了个10秒88,陈焕之只在预赛中排第二,但她还是高兴地向刘鑫源炫耀,“我现在也算是靠近11秒以内的人了,这幸福也来得太突然了。”

刘鑫源忍了又忍,才没有一巴掌拍到她得意的小脑门上,“走吧,休息室坐着去,今天太热了,可不能在外面呆着,非脱水不可。”

高温也是卡塔尔这次比赛请不来名将的原因,5月的多哈已经进入夏季,中午的最高温度直奔35以上,虽然主办方已经把决赛安排在了晚上,但室外的高温仍然让众选手食欲不振、昏昏欲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