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34(1/4)

一直赢下去,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属于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每个人的状态都会有高峰和低谷,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除非这个人的实力超出了世界上所有对手一大截,或者这个人是以后的陈焕之。

是的,她就是这么自信。

不过这么自信的人想到明天要带着江省的队友们参加4X100决赛,一样觉得很绝望,她昨天看了一下,接力预赛成绩最好的是45秒35的贵省,她们有苏方方、苏圆圆这样成绩突出的好手,另外两个选手的实力也有11秒8左右,在接力这种考验平均实力的项目上,自然远超其他省一大截。

结果第二天上午刘鑫源说,“4X100决赛你别上了,让替补的高玉芳来吧。”

“教练,您这是放弃了啊。”陈焕之说,但她想一想,确实也没什么赢的可能性,“那我上午照常训练?”

“也别练得那么着急,多休息休息,上午她们决赛我得去看看,你自己没人看着别练那些重量项目,稍微活动活动就行,受过伤的脚跟你原来好好的时候不一样了,别用的太狠了。”

哦,原来是看她昨天累了,怕今天上午接力,下午200米再跑出点毛病来。

陈焕之自己知道自己健康如初,因此没有大伤初愈的自觉,要是别的运动员像她这样伤病初愈,再让照着昨天那样一天跑三枪,早蹦起来抗议了。

晚上预赛的时候,跟她一组的苏圆圆检录的时候也说,“幸好上午决赛你没来,看来你们田协还不算太没良心。”

“不至于啦。”陈焕之问她,“你怎么也跑200啊?”

她认识苏圆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她参加过200米的比赛呢。当然了,训练的时候弯道、200米那是大家都有的项目,不过之前她还以为这些都是为了接力,毕竟苏圆圆的后程确实是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苏圆圆笑,“我的200虽然比较烂,不过那是跟你和元姐比,在国内也还可以啦。”

结果苏圆圆号称还可以的200米从50米开始就被她甩得远远的,然后就只见陈焕之一个人甩下了同组的所有人在前面一路狂奔,哪怕是到了120米左右出了弯道还要继续加速,一路加速到离终点20米再也跑不动为止,然后才逐渐降速冲线。

最后跑出个23秒1,除了是小组第一,居然还顺便拿了200米的柏林世锦赛第二张门票。

苏圆圆被她带节奏带得开头太快了,幸好后面她跑远了,苏圆圆才能自己在后面慢慢调整好,在第三个冲过了终点线后,累得她直接躺在跑道上休息了二十秒才爬起来,一看大屏幕上打出的成绩,心悦诚服,这哪儿像是刚断完腿的人呀,“焕焕你还真是……了不起啊。”

陈焕之应了一声,回身揉揉她头,“不好意思啦,是不是被我带的体力消耗过大了?”

可不是嘛,虽然本来就没指望奖牌,不过这下苏圆圆可彻底跟明天的决赛说拜拜了。

赛后采访,面对崔丽娜,这次两个人都很平和了。

“今天上午的4X100米决赛我注意到你没有参加,是刘教练做的战术调整吗?”

陈欢之微笑,“是我体力出了点问题。本来昨天是想给我做一下加压测试,看一天三枪跑下来对我影响大不大,后来教练评估了一下,觉得我刚恢复系统训练没多久,确实现在体力各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因为下午还有200米预赛,本身200米我优势不太大,所以就说上午的接力放弃一下,晚上让我专心拼个世锦赛门票了。”

离开赛场后问刘鑫源,“我表现怎么样?”

刘鑫源以为她问200米,说,“你预赛就拼这么猛,明天决赛体力还够不够?”

“我是问我这次是不是足够有礼貌啦。”陈焕之说,“决赛体力够,不过成绩也不会比预赛好多少,能不能拿第一得看元绘云发挥。”

提起元绘云,刘鑫源也不得不感叹,“你不在这半年,小元冲得真是够猛的,100米、200米都俨然是在你之下的全国第一人了,原来大家都说她有天赋居然是真的。不过苏方方就真是太可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