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40(1/4)

在整个下午的技术分析中,虽然从刘鑫源那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陈焕之自己也不确定她的经验和状态是否真的有研究价值。

其实与苏方方等其他短跑运动员比,陈焕之的整个跑动技术都是比较粗糙的。

当她从技能中获得了敏捷或者爆发的提升,其实她还是像自己平时那样跑,但是当真的跑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速度比想象中快、也更不容易累。

这种感觉很玄妙,如果解释的话,大概像是一个人突然有了300斤的力气,这时候如果他用尽全力想举起300斤的重物,那首先就要肌肉拉伤,因为他从没有试过用自己的肌肉发出这样大的力量、而他也并不会使用这些力气。这就好像陈焕之以前体质属性低下时,稍微一用切换技能就要受伤,每次升级后都首先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如何使用技能。

而当她初步适应了如何使用自己的技能、能在比赛中正常地使用出来后,就好像这个人经过简单地练习,终于能举起250斤的重量,看起来大有进步,其实仍未能完全掌握自己的能力。

而这跟田径队在美国特聘的体能教练迈尔斯,当初所说的陈焕之“缺乏身体控制力、难以发挥全部的实力”其实是一个意思,这种控制力指的是对自己肢体力量的细微控制力,而不是说当她极度疲劳、肌肉里充满乳酸、每动一下那种酸胀麻痒都那么销|魂的时候,依然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训练动作的那种意志力的控制。

真正的能够妥善使用自己的每一块肌肉、每一分力量,那是一种了不起的、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能力,不是加强意志力能够达到的效果。

最后一个阶段,当然就是这个突然有了力量的人经过充分的练习,学会了怎么发力、怎么保护自己,虽然是300斤的力量,但最后能举起350斤的重物。而对陈焕之来说,她只有很短的一段时期里能达到这个标准。

因为她的技能也是随着经验值的增长而不断被升级变化着的,当她好不容易通过练习掌握了爆发提高45时的使用技巧后,因为成绩的提高、经验值的积累,她很快就又将技能等级提高了,爆发变成了提高60,再次需要重新练习掌握。

另一方面,第一次美国冬训过后,在迈尔斯的建议下,她都尽量在训练中也开启技能,以便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效果,但因为整体身体素质跟不上,她不止更容易累、而且更容易拉伤什么的。

而目前200级的极速技能因为之前曾经使用过冲刺和速度,每个单项都加的比它高,虽然比赛前只练习过一次,但也算是得心应手,直接跳到了能举起250斤重量的阶段。

而陈焕之目前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大量的比赛和练习让自己逐渐进步到能够举起350斤的阶段。

“所以你自己感觉,下一步这个成绩时能快速提升还是平稳保持,还是说可能发挥不到这么好?”刘鑫源问完想想,又补充,“长远看我知道你肯定还要进步,就说近期,不是应付外人那种套话,咱们自己人实话实说。”

陈焕之说实话,“这次是我状态特别好,很兴奋,而且这里的跑道和鸟巢一样那种,我觉得对成绩也是有提高的,最近两三个月可能都不能再到这个成绩了。但我硬实力跑10秒7以内没问题。”

“行,那我就放心了。”

话一出口,刘鑫源自己瞬间都是一愣,犹记得两三年前还是陈焕之在记者面前一通吹、刘鑫源一边在后面圆场一边回头给她训话的模式。这不过两三年光景,已经成了陈焕之说啥他信啥的模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