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绝地反击(1/1)

眼看着秦明他已经倒在地上,鲜血直流,科尔斯觉得他已经不可能再站起来了,就算是不做任何动作,他也会因为伤势过重和流血过多死去。但是科尔斯现自己错了,因为从秦明手中的剑里出的蔚蓝色光芒是如此的熟悉,它不仅暂时性地止住了疼痛和流血,还令秦明成功站起来,并且向着他袭来。

科尔斯原本冷静的脸上竟然出现了一丝冷汗。他迅作出着应对的姿势,但是秦明的度竟然比刚才的要快上不少,一下子就以肉眼无法看见的度闪到了他的后面,同时举起手中的剑朝科尔斯身体的关键部位刺去。还好科尔斯的反应度也不慢于秦明,所以他才逃过了这一快如闪电的攻击,从死亡线上自己把自己救了回来。

科尔斯吃惊地看着运用度来对自己进行打击的秦明,连思绪也变得混乱起来。之前在实验室里科尔斯的确看见过相类似的场景,那是由已经死去的田家方指引下所开始的研究计划,实话实说,组织上并不是十分相信这个来自于政府机构的前科研员,但是迫于他所掌握的专业能力暂时在组织里没有人可以代替得了,所以才让他待在组织里。现在他不知道为何死了,对于组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说回那个在田家方主持下的试验,试验的目的完全是按照组织上层的命令来制定,为的是研究何种体质的人类在何种环境下,由何种前置条件作为诱因,在使用经过“阿法拉”改造的武器过程中会由“阿法拉”的强大效果而激出试验体的潜能。

该试验一直以来只是处于前期的理论研究和论证阶段,在最近才开始在自愿捐献的人体上进行试验。已经有别的科研人员来接手该计划,但在计划的成果出来之前,科尔斯非常幸运地目睹了应该只存在理论中的情况。

科尔斯对于眼前这个重新站起来的秦明丝毫不敢大意,他挥出几乎全部的实力才和此种状态下的秦明打了个平手,要知道在之前科尔斯已经对他的身体进行了大量伤害,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再如此厉害的,因此从这样的情况来看,现在是科尔斯占据了下风,再打下去情况可能会倒向秦明那一边,而自己则会死在他的剑下。

想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而自己目前还不清楚关于“阿法拉”这种针对人体的特殊能力的详细情况,所以科尔斯作出了先撤退的临时决定。他迅将一个烟雾弹丢在地上,然后离开了天台。只剩下战意越来越大的秦明在拼命寻找着对手的下落。

见寻找无果,秦明便离开天台,沿着楼梯往下面走,一会儿就来到了学校操场。能力越来越厉害的张婵和赶来支援的严磊已经把骷髅们处理的七七八八,保安们迅把那些受伤倒地的学生用担架抬往校医室。一时间校医室里显得非常拥挤,曾经学过医的何铭此时也加入了医生的行列,对学生们进行紧急救治。

张婵看见了秦明安全回到来,赶紧跑了过去,脸上带着一万个放心的表情。但是当她走近秦明时,表情被突然出现的恐惧所代替了。

此时在张婵眼前的秦明头显得有点凌乱,应该是由于刚才的战斗太激烈所致。但是再激烈的战斗都不会影响到秦明的脸部没有了血色,而被蔚蓝色所代替。另外还有一个不同的情况是,秦明的眼睛看起来非常空洞,同样也由黑色变成了蔚蓝色。

此时的秦明变得不认识任何人,他挥起巨剑朝每一个面前可以看见的人砍过去。

“啊明,你怎么了?我是张婵啊!”

任凭张婵如何的说话,秦明都是两耳不闻的样子,在他的眼里看见的是一种充满杀意的神色。这种神色驱使着他几步走到张婵面前,举起剑就朝她砍去。

见情况不对劲,严磊迅打开手部的盾牌,直接挡下了秦明的攻击。

“秦明似乎有点不对劲,变得有点不想他自己了。”

“是啊!他究竟生了什么事?”

“这个目前并不清楚,这样吧,我把他先打晕过去,然后带到校医室里,交由何铭去看一下生了什么事。”

“好的。”事到如今,张婵也没有想到别的方法,便同意了严磊的提议。

不过秦明的度实在是比之前要快上不少,严磊好几次都差点被他从后面偷袭成功。最终在几个回合之后,严磊揪准了机会,直接用盾牌打在了秦明的上半身,当然他是控制了力度到刚好可以把一个人打晕的程度。

一旁的张婵早已经拿来了麻绳,把晕过去的秦明五花大绑,并捡上掉在地上的巨剑,在严磊的帮忙下把秦明送到了校医室。

正在校医室里面配合苏珊一起对学生们进行紧急救助的何铭看见了送进来的秦明时,一脸不解。

“怎么回事?秦明刚才不是好好的去和邪教的人战斗的吗?”

“我们也不清楚生了什么事,只是看见秦明从教学楼来到操场之后就变得很是奇怪,并且对我和严磊进行无差别的攻击。”

严磊点了点头,证明张婵说的话并无半点虚假。

何铭紧紧皱起了眉头,他在处理完最后一个受伤的学生之后,来到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的秦明。一种想法立即从何铭的脑海深处出现,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何铭在想,如果此时的秦明真的如自己研究中所得出的假设性言论一样,那么情况真的非常复杂。

何铭一五一十地把自己之前在研究中得出的假设性理论告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毫无疑问他们对此纷纷感到了不可思议。何铭明白他们心中的想法,因为从一开始就只是知道“阿法拉”可以加强物品与人体的能力,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任何实例证实该理论是否真实存在,直到秦明他的例子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