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梦的解析与应用3(2/3)

以一定程序实施暗示,使接受暗示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称为催眠术。

催眠开始于一种暗示感应,它是改变意识控制水平的一组最初的活动。

借助它,能使受暗示者对外部的注意力分散减到最小,并只集中在暗示的刺激上,相信自己正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这里,暗示感应包括想象特定的经验,或对事件的反应进行视觉化。

重复地进行这种暗示感应活动,会使感应程序暂时固定下来,就像个人生活习惯一样,使受暗示者很快进入催眠状态。

典型的暗示感应程序会使人进入深度放松状态。

例如,催眠表演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实际上不在于催眠师的力量,而在于被催眠者的可暗示性。

个体之间存在可暗示性上的差异,从根本没有反应到完全有反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呢?

当我们聚精会神地看一部电视剧时,会不知不觉地沉浸于剧中情节,心情随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而时喜时悲;有时清晨来到办公室,本来精神飒爽、心情愉悦,过了一会儿却变得烦躁不安;到商场逛街购物,回家一看,有很多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买了这么多没用的东西,浪费了很多钱……我们对这些现象无不感到莫名其妙。

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人们受到暗示作用的结果。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被某些东西连续、反复地刺激,尤其是言语的诱导,会使你从平常的意识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而在这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下,将比平常更容易接受暗示。

也有人认为,催眠状态犹如聚精会神做某件事的情景。

正如哈佛医学院催眠专家弗雷德·弗兰克所说,催眠术只是将人们分散在各处的精力和思想聚集起来,这并不是处于昏迷状态,也不是处于睡眠状态,而只是像当你聚精会神地沉浸在一项工作中或阅读一本小说时,几乎难以听见别人对你所说的话一样。

生理学是如何研究催眠现象的?

目前,在催眠现象的生理学研究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尽管有不少学者都对催眠的生理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到目前为止,对催眠现象的生理学研究仍然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上。

接下来,我们分别简要介绍3个简单、可靠的生理学研究。

巴甫洛夫的研究

巴甫洛夫学派依据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从生理学角度对催眠的实质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巴甫洛夫认为,催眠是一种一般化的条件作用,把引入催眠状态的刺激语看成是一种条件刺激。

巴甫洛夫发现,给关在实验室的狗一种单调重复的刺激,狗也会渐渐入睡或出现四肢僵直。

巴甫洛夫认为:催眠词也是一种单调重复的刺激,而且是描述睡眠现象的内容,所以催眠词作为一种与睡眠有关的条件刺激,使大脑皮层产生选择性的抑制,也就是从清醒到睡眠过程的中间阶段或过渡阶段,催眠是部分的睡眠。

后来对这一观点又有进一步的修正解释,认为催眠状态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一种形式,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只能与催眠师保持单线交往,这种感觉相当集中,好比中心视力集中注视于事物时清晰而精细,而周围的视野区域虽较宽广,但精密度就低且模糊。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催眠体验,诸如全神贯注于一本有趣的书刊杂志或倾注于感人肺腑的影片、戏剧时就会失去正常的时空定向,忘却周围的一切。

但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用这种局部的生理学来解释,尚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生理指标和针对性的实验依据。

睡眠脑电图与催眠状态下的脑电图,仍未取得一致的足够证据以说明催眠是部分的睡眠。

涅甫斯基的研究

前苏联生理学家涅甫斯基,对正常人催眠状态时的脑电活动进行了研究。

当被催眠者闭眼,刚进入催眠状态时,低振幅的α波增高,高振幅的α波略为降低或不变,脑电波形出现了α波的节律均等状态,故被称为节律均等相。

随着催眠程度的加深,脑电活动会减弱,α波和β波都降低,呈低小的脑电生物曲线,为最小电活动相。

在催眠很深的阶段,可出现频率为4~7hz的θ慢波。

在这一时期,言语暗示和直接刺激会引起催眠梦,使α节律恢复和加强。

当被催眠者唤醒后,脑电图仍与催眠前一样,α波和β波都恢复了正常的节律。

脑电波的变化,成为人是否处于催眠状态及其深度的客观指标。

罗日诺夫的研究

罗日诺夫等人对被催眠者在催眠过程中,对言语刺激和直接刺激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

他发现存在着两条规律:其一,随着从较浅的催眠状态过渡到较深的催眠阶段,感应的选择性范围逐步缩小,被催眠者大脑中抑制过程的广度和强度逐步增加。

其二,随着催眠程度的加深,言语作用的生理影响增加了,直接刺激的功能降低了。

随着催眠程度的加深,抑制的强度和广度逐渐增加。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随着催眠状态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感应选择性的范围按顺序缩小。

另外,在催眠的第一阶段,当大脑半球皮层的主要细胞群还保持着正常水平的兴奋性时,言语刺激在大多数情况下引起的反应要比直接刺激小。

进入嗜睡状态后,对言语作用的反应,大致等同于或略大于对直接刺激的反应。

在催眠的第二阶段,对言语作用反应量的增大是反常相次数增多的结果,这就为相当弱的言语刺激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是如何研究催眠现象的?

催眠现象除了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还是一种心理现象,因此不少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解释和研究催眠现象,并提出了一些观点。

暗示是催眠现象的关键所在

暗示是催眠现象的关键所在,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1)暗示是个体对外界信息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特殊心理现实。

从这个概念出发,暗示的实现总是存在着实施暗示与接受暗示两个方面。

之所以说它是特殊的心理现象,因为从暗示的实施一方来说,不是说理论证,而是动机的直接“移植”;从接受暗示的一方来说,对实施暗示者的观念也不是通过分析、判断、综合思考而接受,而是无意识地按所接受的信息,不加批判地遵照执行。

暗示对人体生理活动、心理及行为状态,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个体接受暗示后,不但可以改变随意肌的活动状态,而且也可以影响其他肌体的功能。

由于这个原因,消极的暗示能使人情绪低落甚至患病或加重症状,积极的暗示能够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及生理机能得到改善,增强对疾病的痊愈和康复的信心,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而成为一种治疗方法。

个体接受暗示的能力叫做暗示性。

暗示性的高低因人而异,与催眠感受性有密切关系,催眠感受性高的人暗示性也高。

(2)催眠的整个过程和暗示规律之间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只有催眠师严格按照暗示的规律,催眠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那么,暗示有哪些规律呢?

第一,暗示的定义。

《心理学大词典》上是这样描述暗示定义的:“暗示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第二,暗示的种类。

按性质可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按形式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按对方所处的精神状态可分为醒觉暗示和催眠暗示;按施加暗示者的意图可分为主观暗示和客观暗示。

第三,暗示的生理表现。

当个人接受暗示的程度达到最大时,逻辑意识和批判意识的最高机构——大脑皮层基本处于抑制状态,仅剩下某个“警戒点”的部位尚保持兴奋性。

第四,暗示的条件。

暗示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作用,这些条件具体包括:催眠师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就是能让人充分信赖,该权威性的程度与暗示的效果成正比;在被暗示者与施行暗示者之间应具有一个融洽、轻松的心理氛围;催眠师要以含蓄、温和、间接而又坚定的语言与动作等来实施暗示;被暗示者应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明确的对象。

第五,暗示的障碍。

人类具有本能的受暗示性,同时也具有普遍的反暗示性。

这种反暗示性可能来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个人的习惯、个性特征以及各种理性的思考,等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暗示刺激具有认知防线、情感防线与伦理防线。

暗示能否奏效,取决于能否克服这些防线的阻碍。

克服的办法不是强行突破,而是与之取得协调。

(3)催眠过程是受暗示性与反暗示性能量对比的过程。

催眠师应用坚定的信心和耐心、反复的语言对被催眠者进行反复暗示,以此促成被催眠者的受暗示性的增加,反暗示性的减弱。

同时要求他放松,直到被催眠者完全进入催眠状态为止。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催眠现象本来就是由暗示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催眠术就是施行暗示的技术,没有暗示,就没有所谓的催眠!从暗示这一催眠的心理机制入手,可以使我们对催眠现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第三意识——催眠状态的意识

所谓意识,就是人脑对事物的反映,一般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

能动性、自觉性、有目的性构成了意识的典型特征。

人的意识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中枢神经高度发展的表现。

学者们还认为,意识具有两大功能:即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自觉、整合的认识功能,同时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随意的体验和意识活动的功能。

所谓无意识,通常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同第二信号系统没有联系,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无意识也具有两大功能:即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内心体验功能,也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认识功能。

催眠状态中人们所持有的心理状态,既不是睡眠时的无意识状态,也不是清醒时的意识状态。

它是一种特殊的、变更了的意识状态,我们暂且把它称之为“第三意识状态”。

催眠与睡眠不同,并非处于无意识状态。

首先,在典型的无意识状态中,没有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也不会有完整的、合乎逻辑的言语活动。

而在催眠状态中,仍可产生一些具有自觉能动性性质的活动。

例如根据催眠师的指令,被催眠者可以流畅地遣词造句,有条有理地说出心中的喜悦与烦忧。

其次,催眠的临床实践表明,在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仍有一个警觉系统存在着。

这一警觉系统一般不起作用,只是一旦来自外部的指令严重违背了被催眠者的伦理道德观,该系统便立即启动,产生抗拒暗示的效应作用。

倘若催眠师的指令严重有悖于被催眠者的人格特征、道德行为规范,或者触动了被催眠者最为敏感的压抑、禁忌时,便会使被催眠者感到焦灼不安,甚至发怒和反抗。

例如,曾经有一位催眠师曾下指令要求被催眠者去偷别人的钱包,却遭到一直顺从的被催眠者的拒绝。

这表明,在催眠状态中,人并不是完全无意识的。

为什么说催眠状态中的意识不同于清醒状态中的意识呢·清醒时的意识状态,其典型特征是自觉性、能动性,以及有目的性;而在催眠状态中,尤其是在深度催眠状态中,这些特征几乎荡然无存。

关于催眠条件下人的意识不同于清醒时的意识,这是绝大多数心理学家所公认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认,在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在宏观上是无意识的,即缺乏自觉能动性,意识批判性极度下降;在微观上却是有意识的,即语言能力及警觉系统的存在,等等。

催眠状态中人所处的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这种状态既有清醒意识的特征,也有无意识的特征,但却不是它们二者中的任何一个。

因此,在意识的连续体上,它处于中间的位置,完全可以把它独立出来,而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它兼有二者的成分,但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更不是只有依托二者才能生存。

它有自身的特殊性质,也有其独特的机制,所以催眠状态下的意识属于第三意识。

催眠术的作用有哪些

催眠对人体生理活动、心理及行为状态,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

当个体接受催眠后,不但可以改变随意肌的活动状态,而且也可以影响不随意肌的功能。

那么催眠术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治疗身心疾病

催眠对心理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症状有非常好的效果,只要运用催眠帮助病人从心理障碍释放出来,就能使生理疾病痊愈。

根据医学界的研究报告,催眠对于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高血压、偏头痛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止痛

有些人由于对麻醉药物敏感,不能使用药物麻醉,这时候,催眠是值得考虑的方法。

在美国的妇产科、牙科,有许多催眠止痛的成功案例。

催眠的确可以提高我们的忍耐疼痛的能力。

在深度催眠中,催眠师可以用针去刺受术者的手腿,而对方毫无感觉。

其实,痛不痛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发现!我们的感觉,其实是由我们的看法来决定的,我们的心灵具有惊人的神奇力量!

治疗失眠

许多失眠的人,越想睡着,反而越睡不着。

催眠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达到身体与心理的放松,自然而然就睡着了。

有些人习惯吃安眠药来帮助入睡,但是,大家都知道,安眠药虽然可以使人入睡,可是并不能睡得很熟很沉,往往睡了很久,第二天醒来以后还是有睡不饱的感觉。

而使用催眠来帮助睡眠,可以说是毫无副作用,而且效果是最好的。

帮助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我们可以运用催眠后暗示的技巧,将一些正面的信念输入当事人的潜意识里,例如在催眠中告诉他:以后,当你闻到香烟的味道,你会感觉到这种味道很臭,你一点儿也不会想把它吸到你的肺里……

或者,对想减肥的人,我们可以在催眠中告诉他:从今天起,你会开始喜欢吃天然健康的食物,你将会每天做运动,来燃烧掉你体内多余的脂肪,当你已经吃了足够身体所需的食物时,你会非常敏锐地不再想吃东西了。

提高记忆力

有一个实验报告,有一次,在催眠状态下,让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背诵整部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在催眠状态中,他背出来了。

催眠师指示他,等他醒过来之后,他会忘记,果然,他醒过来以后,一个字也不记得了。

可是,过了一个礼拜,再催眠他,他又可以在催眠中一字不漏地把整部戏剧又背诵出来。

增强自信,勇敢面对考验

例如,我们可以对业务员催眠,告诉他:你可以从业务活动中感受到许多乐趣。

不管你遇到哪一种客户,你都能够应付得很好。

你这个月的业绩一定可以突破两百万!这样,对他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催眠可以帮助我们放松,不再被压力、焦虑、悲伤、挫折感等各种负面情绪所影响。

只要身体一放松,你就会觉得心里也跟着放松,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很容易忽略掉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的重要性。

如果你常常让身体很放松很放松,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催眠术本身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心理调整和治疗技术,只要施术者规范操作,不会对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即使催眠后有感不适,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不会给受术者留下“后患”。

当然,由于催眠术的特殊性,在实施催眠,特别是带有心理治疗和训练内容的催眠时,应该由接受过专业训练并有实践经验的催眠师实施催眠。

梦为何会从记忆中悄悄溜走

有人总说自己睡眠很好,从来不做梦,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只是将自己的梦境遗忘了。

为什么有些人几乎每天早上醒来都记得他所做的梦,而其他一些人则自称一月、一年只记住一次,甚至从未记住过他们的梦?

据研究表明,人们在每晚正常睡觉时,经历的快速眼动周期(做梦周期)的次数并无不同,因而“没有梦的人”同“有梦的人”在实验中被唤醒时几乎有一样多的梦,即梦的活动方面的明显、广泛的差别比梦的频率方面的差别要大得多。

常常有人以为醒得晚的人,比那些通常被一种突然刺激如闹钟唤醒的人更能回忆起梦。

事实上正相反:被大声吵闹突然唤醒比被柔和的哨声慢慢唤醒会产生更多的回忆,这表明,在睡着和完全醒来这段时间中,梦很快地消失掉了。

因此,被突然叫醒的人比其他慢慢醒来的人更容易抓住梦。

有人认为,梦的回忆与忘却是由梦者熟睡的程度或醒来方式来区别的,但是一个更确切的说法是,这是梦者个性心理学特征的不同表现。

根据研究,不善忆梦者在梦中的每秒快速眼动数目要比善忆梦者更多,这表明不善忆梦的人做的梦更加活跃。

但是他们的梦却从记忆中溜走了。

这其实是因为,不能回忆起梦的人只是不愿记起他们的梦,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习惯避免或拒绝不愉快的经验和忧虑。

根据心理测试的数据显示,不能回忆起梦的人,总的来说比能回忆起梦的人更受抑制、更守规矩、更善于自我控制;而能够回忆起梦的人,往往对生活更加忧虑,更容易表现出常见的急躁和不安等感情扰乱。

愿不愿正视生活的这种特征,被称为自我觉知(它显示了对人生内在、主观方面的兴趣)。

它就是善忆者和不善忆梦者之间的关键区别。

荣格曾对人的性格进行两种分类,外向型性格的人更多地参与外部世界,较少关心内在生活。

内向型性格的人精力主要是指向内部的。

而梦的回忆的高低是与做梦者各自性格的外向化和内在化的程度紧密相连的。

不能回忆起梦的人“抑制”他们的梦,即他们“有意地”把所有对梦的记忆从有意识的知觉中驱赶出去,因为它们包含了烦恼的思想和愿望。

人潜意识中的性愿望和进攻性愿望,在清醒时的生活中无法直接表现出来,因为这些欲望与自我设定的道德规范相悖,因此它们只能在梦中寻求替代性的满足。

在梦里,抑制机制普遍而自动地伪装这些不能接受的愿望,以致我们从不觉察它们。

然而有时候这种伪装非常浅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使用抑制来驱散所有梦的记忆。

从这种意义上理解,不能回忆起梦的人比能够回忆起梦的人更加受抑制。

他们比起那些利用梦来达到进一步成长和自我认识的、更勇敢的同伴来,会更多地忘却那导致焦虑的梦生活。

许多不能回忆起梦的人甚至记不住被伪装的梦的原因是,他们害怕深藏的恐惧通过解释的方法被揭示出来。

当潜意识不想展现某些人格时,它就会通过梦的抑制表现出来。

梦的抑制会发生在醒来之前,或者就在醒来的一瞬间,从而导致这个梦完全被忘掉或者仅仅留下乏味的碎片。

弗洛伊德曾发现他的许多病人在诊所里细述一个梦时会突然停顿,然后回忆起先前忘却的一部分梦境。

他认为这些被忘却的片断比能记住的部分更为重要。

他写道:“常常是当一个病人叙述一个梦时,一些片断完全被忘却了,而忘却的部分却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它会被忘却。”

弗洛伊德相信一定程度的压抑会使梦从记忆中消失,但是实际情况也并非完全如此。

因为忘却梦的趋势几乎不可能抵制,即使是那些开放意识和自我意识极强的人也做不到。

即使梦在醒来时被暂时地记起了,但是一旦这个人开始打瞌睡,这个梦马上又消失了。

虽然快速眼动阶段的证据表明,在一夜中的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里,一般人会做四、五个梦。

但即使是最爱做梦的人,在第二天的早上也无法回忆起四、五个梦。

事实上这个证据表明,绝大多数的梦从来都不能被记住,只是仅仅留下一些片断而已。

这种梦的忘却应该与大脑的生理机制也有一定关系。

证据表明,每次的快速眼动活动都不会持续很长,以致能构成一个强烈的梦记忆痕迹,延续到快速眼动阶段结束之后。

梦从忘记中溜走的步骤,先是变成碎片,后来完全消失。

当一个梦者从快速眼动阶段被唤醒时,他几乎总能报告出一个生动的梦。

如果他在该阶段结束后五分钟被唤醒,就仅能抓住梦的一些片断。

如果过了十分钟被唤醒,梦几乎完全被忘掉了。

仅仅依据报告一个梦的话语的数量,就可以见到一种直接的、戏剧性的递减倾向。

因此,很明显,除非梦者在快速眼动阶段被唤醒,否则他很可能忘却在此阶段有过的心理内容。

许多日常的回忆可能得自夜间最后一个快速眼动阶段中自发醒来之时,由于我们一般夜间醒来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一个自然的忘却过程就发生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那些在临睡前给人的暗示常常会以某种神秘的方式发生作用。

例如,人们几乎总是能在没有闹钟帮助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醒来,只要给自己下达了这样的指令。

在一个更广泛的环境中,任何经过心理治疗的人都知道,如果梦者本身希望记住梦境,梦的回忆便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是通过与导致梦的记忆溜走的自然的生理过程的斗争来激发梦的回忆。

这种生理斗争,有时也有利于导致压抑的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斗争。

总之,如果你愿意,可以挽留住梦的脚步,虽然,无法将其完全留住。

如何运用催眠法解梦

催眠是以催眠术诱使人的意识处于恍惚状态下的一种现象,处于催眠状态下的人面部表情与人的睡眠状态时的表情类似,可出现暗示性的梦幻觉或梦幻想。

催眠状态由于更能接近人类精神恍惚状态,意识显然存在,但自发的意识活动几乎全无,处于万念俱空的心境中,使之对任何暗示都不会感到矛盾,会不加批判地接受,而在清醒状态情况下的人则会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暗示都带有批判色彩地接受。

与睡眠不同的是,在催眠状态下的人的意识并没有完全消失。

他能听懂并接受施术者的暗示,而且当施术者在他处于中浅度的催眠状态向他提问时,他能“迷迷糊糊”地准确回答问题;最后是在不加暗示诱导时,他的听觉、温觉、痛觉等感觉都不会出现反常现象。

在催眠实验研究中,人们发现能使人产生催眠作用的大脑主要是右脑,而人的右脑中恰恰是产生梦境的发源地。

利用催眠术,可以将正常人导入深度催眠状态。

这时,给对方一个暗示,他马上就能呈现出做梦样的心理活动,甚至比做梦时的表现更生动。

他不但有表情,会哭或笑,而且会配合各种行动和符合理性的语言,一问一答地进行着“梦”——催眠梦。

催眠术能让人真正地做到“白日梦”。

这个梦从精神分析的观点去看,显然具有象征性意义。

因为,在催眠状态下,人的意志力减弱,监督和防范意识也被减弱了,人们在催眠状态下失去自我批判能力,潜意识的东西当然会溜出来,而表现于被催眠者当时的行为和语言之中,这是与催眠梦的差别。

熟睡时,潜意识的愿望出现在梦境里,而能由做梦者讲出来,让分析家们进行分析。

这是一种间接的方法。

催眠梦则不然,它能被施术者直接观察到和听到。

催眠术能使人退行,受术者梦游着退行到幼儿时期,这时他做着孩提时的梦,将当时的经验再现出来。

这一点在精神分析看来尤为重要,但每个人不太可能都在睡眠梦中重现幼时的经历。

当然幼时的感受会出现在每个人的梦里,只是它早已伪装过了。

而利用催眠术退行所得来的知识却不同。

它能发挥出超常的记忆力,而将觉醒时被意识认为早已遗忘的事情和感受重新回忆起来,在催眠状态下梦游式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找到了心理矛盾,自然可以通过暗示在患者觉醒以后也能意识到当时的感受,这样一来病症也就没有了。

催眠梦是直观的,一目了然于医者面前,重现着往日的经历。

它没有伪装,将潜意识的东西直接暴露于我们面前。

当然,有时候来源于意识的抗拒作用相当巨大,所以催眠梦往往以象征性意义展现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有结果,但不论怎样,催眠梦比从睡眠梦得来的知识更深,也更容易让医者接触到他的过去,起码治疗时间会大大缩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