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探花(2/2)

“陛下圣明。”

作为会试的主考官,吏部尚书范大人在殿试时也被景文帝委以重任。无论褚云煊还是沈聪在范大人来看都实至名归,但景文帝能完全接受他们的推荐,范大人还是非常高兴,他感受到帝王对他们的尊重。

但范大人还未高兴多久,就听景文帝道:“至于探花,这位宋复德年纪太大了,与探花一直流传的美名不符,朕看还是换一个年轻点儿的好。”

范大人听得嘴角直抽抽,大齐什么时候选探花是看年纪了?再说人家宋复德年纪也不算大,刚年过三十而已,比上届探花还要年轻。

范大人心想,陛下这是心中有了其他人选?

做为一名优秀的臣子,范大人觉得他还是识趣些好,状元、榜眼已经按他们意思定了,至于探花,只要不算太过,就依了景文帝又如何。

于是,范大人果断选择忘记宋复德的年纪,赞同道:“陛下说的对,老臣也觉得探花选个年轻点的好,要不待到打跨马游街时,大家一看前三甲就属探花最老,该会让多少人失望。不知陛下是否有什么人选?”

其他人均被范大人的厚脸皮惊到了,心道果然范大人深得圣心不是没有道理,看这马屁拍的,忒有水准。

景文帝很高兴范大人的识时务,指出说:“朕记得,殿试时有名叫王珩的贡士答的很有趣,不知道他的名次排在第几?”

范大人心说,巧了。

要说别人他还不知道,但这名叫王珩的他非常有印象,可以说除了前三甲,在本届科举中给范大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王珩了。

无他,除了王珩,在大齐举办的几届科举里,没有谁做到能让考官为了他的排名吵起来。

对于王珩的文章,喜欢的人,恨不得直接点为状元,不喜欢的,直接批判狗屁不通,贬得一文不值。

范大人还是很喜欢王珩的文章的,虽然他认为里面有许多行不通的地方,但观点胜在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许多问题值得引人深思。

但耐不住不喜欢的人也很多,最后为了不使判卷的清净地变成菜市场,范大人两边相劝,各让一步,结合王珩会试的成绩,将他评为第十一名。

说起来,王珩这算是退后了,他会试时北榜第三,总榜第九,现在直接到了十一,看结果就知道不喜欢他文章的多过于喜欢的。

范大人简洁地将王珩的文章引起的纷争说了遍,还让人取了卷子呈给景文帝观看。

殿试巡考时景文帝也大致看了几位考生的答卷,王珩因为五年前的一面之缘,景文帝也特意关注了下,只是当时卷子还未答完,又只是匆匆扫了几眼,主要意思表达的还不全面。

如今看到完成的卷子,景文帝顿时觉得王珩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虽然一些问题看得还不全面,但若在经过几年历练,未必不是国家又一栋梁。

想到太后昨晚的话,景文帝痛快地将王珩点为本次探花。

对此,范大人完全没有意见,就是不喜欢王珩文章的人,也觉得不至于为了一个小小地探花惹景文帝不高兴。

于是王珩探花的名次就这样定了下来,至于原来的第三名宋复德,景文帝大手一挥,名次退后一位,点为传胪。

二甲第一名又称传胪。

午时一到,黄榜昭告天下,三年一届的科举算是落下帷幕。

待敲锣打鼓的声音传到王珩居住的小院时,花氏立刻吩咐道:“快,快将我准备的赏银拿来,还有鞭炮一定要点上!”

大壮高声应了一声。

在噼里啪啦声响中,报喜的人终于露出身影,一看见王珩便高声喊道:“恭贺冀州府青铜县人士王珩,王老爷高中一甲第三名!”

“恭喜探花郎!”报喜人将探花服和黄帖送给王珩。

王珩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成绩比他期待的更好,还是花氏反应得快,直接将东西接过来交给大壮,接着两个沉甸甸的荷包送到了报喜人的手里。

“您辛苦了,这些拿去喝酒,千万别客气,就算沾了我们家的喜气。”

报喜人笑着将赏银收了起来,“这我可要留好了,探花郎的喜气可不是谁都能沾得了的。

探花郎,衣服您可要收好,三天后跨马游街、琼林宴您还要穿着。”

“多谢这位大哥提醒。”王珩还了一礼。

花氏闻言又给报喜的人塞了个荷包。

将报喜的人送走,花氏便对着王珩叫:“儿子!”

王珩抬头,微笑地看着花氏,知道她现在很激动,配合的应道:“我在。”

“探花郎!”

“对,是探花。”

花氏搂着王珩大哭,这一刻,她觉得这一生没有白活,以前所有受得苦都不及这一时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