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MG34机枪(3/4)

一战后,德国受制于凡尔赛条约,不能制造威力巨大的重机枪。但条约却是难不住聪明又有创造力的德国工程师。

他们就想,能不能设计一款外表看上去是轻机枪,但是架上更坚固稳定的三脚架后就能提供不亚于重机枪火力的通用机枪呢?

于是,从mg13开始,一直到mg30,德国莱茵金属的工程师们设计和衍生了很多型号的准通用机枪。一直到了1933年,德国天才枪械设计师路易斯·施坦格尔与海因里希·沃尔默,在参与设计了mg13、mg29、mg30等轻机枪的经验和基础上,共同设计完成了mg34通用机枪。

客观来件,mg34通用机枪是一流的面杀伤武器,它的出现对于战术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该枪质量相对较轻,只有12千克多一点,使用弹链或弹鼓供弹。

请记住,这个时期能够使用弹链供弹的轻机枪就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弹链供弹就意味着火力的持续时间更长,威力也更大,只要枪管承受得住,理论上是可以扣住扳机就只管打,不用管子弹够不够的问题。

mg34作轻机枪使用时,两脚架固定在机枪枪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机枪使用时,机枪可安装在轻型三脚架、高射双联托架式枪座或折叠式高射支柱上。还可以安装在摩托车、坦克和半履带车辆上,作高射机枪使用时也能够对飞机造成一定威胁,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机枪。

该枪理论射速为每分钟800~900发,战斗射速可达每分钟1000-1200发;展开两脚架上射击时,有效射程800米,安装在三脚架上射击时,有效射程1800米。

而且mg34还继承了mg13的很多优点,比如射击精度、比如可以调节射速、比如半月形扳机上下两个凹槽分别代表点射和连发等精巧的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