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五章 历史战役后续(2/4)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手中握着一副七彩圣旨的黑衣太监站在威海卫大堂上,威风凛凛的宣读着,圣旨之下,包括镇远娘娘,定远娘娘。经远娘子等等,以及林泰曾,刘步蟾,萨镇冰等管带,都一一跪倒在圣旨的面前。听候太监宣旨。

大家一般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开头,圣旨全部都是由“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来开头,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明清两朝的皇帝旨意,如果不是正式重大的事件,那么一般都不会采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么正式的开头,而是用“上谕”“口谕”“朕谕”“敕曰”之类的口头用语,表示这是皇帝私人下达的圣旨,不是朝廷下达的。

只有重大的事件,或者政令,才会采用“奉天承运”的开头,可是后面的“皇帝诏曰”就又有文章了。

“皇帝诏曰”由翰林院撰拟,内阁大学士奏定后,由皇帝钦定的庶吉士书法大家书写,最后钤皇帝玉玺,而“皇帝制曰”是由皇帝对他所器重的受旨人或重要事件亲手书写。

此刻,宦官宣读的圣旨,那是由“皇帝制曰”开头,这就说明这是皇帝亲自书写的圣旨,从意义上来说,代表了皇帝本人的绝对旨意,根本不容许有任何的抗拒。

这个宦官得意洋洋的拿着圣旨,念了个开头,也不急着念完,反而用他的小眼睛四下巡视了一圈,皱着眉头说道“怎么不见提督丁大人,这份圣旨可是交给你们北方舰队的谕旨,没有丁大人亲自在场,咱家怎么能够宣读下去。”

“总管大人明察,自从海战之后,我们丁提督就身受重伤,伤情时好时坏,这几天天气湿冷,刚好牵动了伤口,丁大人他昨天还口吐十几口鲜血,现在重病在床,根本无法起身接旨,还请公公您…………”刘步蟾留着眼泪回答道,他说的是实话,丁汝昌的伤情确实不容乐观,随时有可能那个啥了。

“哼!皇家的规矩,岂是他一个小小的提督能违抗的,宣读如此重要的圣旨,怎么能有人缺席。这是对皇上的大不敬之罪!”太监别的能耐不怎么样,但动不动就扯上皇帝,狐假虎威的能耐倒是天生的。这么一席话下来,如果丁汝昌不在大堂中出现,恐怕还真的要被这个太监告一个大不敬的刁状。

“你这个……”刘步蟾受不了这个太监的鬼样子,就要挣扎起来,结果敢忙被他身边的林泰曾给拽住了。

“哼!既然丁提督身体不方便,咱家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这样吧,丁提督他住在哪,咱家带着你们,到他的床边上宣旨,怎么样,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呀!”这个太监鬼笑着说道,如果真的让他到了丁汝昌的身边宣旨,一静一动,再来个心情激动,恐怕丁汝昌的病,就又要重上个几分了。

一时之间,太监简直是校长无极限,统一冰红茶。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看不下去了。

“闭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