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观!(4/5)

秦少游顿时怒道:“怎么能不管,这律法涉及百姓万民,若是谬误过多,冤案必然增多,那涉及的可是千家万户,怎么可以随意糊弄!这万万不可,若是静安兄不愿意修改,在下便去求见知府,定然不可让这谬误贻害百姓!”

陈宓差点一口气上不了。

话说你这读书人也忒多管闲事了,我叫你来只是让你来抄写的,现在竟然来指责我……不过陈宓却没有敢将秦少游给赶出去,因为他当真敢去给自己添堵的。

陈宓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少游兄,你刚刚说得那几个问题,你怀疑得是,的确是有出处的,不过历年敕令自有互相矛盾之处,你刚刚所说的那些,要么是原本宋刑统上面的说法,要么是某年敕令的说法,但归根结底,并不符合宋刑统一贯的精神,我的修订,乃是根据宋刑统的精神,将历年修改的敕令进行综合,去掉谬误之处,最终修改出来的,这才是最符合大宋法治精神的……”

陈宓见到秦少游还不服气,便指着具体的条例解释起来:“……少游兄,你看,刚刚你说这个律例是错误的,但你只是根据宋刑统的原有条例,以及皇祐三年的敕令来说的,实际上到了嘉佑六年的时候,这条敕令已经正式修改了,而根据治平二年再次敕令修正,才最终形成了这条律例,江南与江陵这边还有正式的案例,实际上汴京已经有十几例案例了……至于这条律例,虽然没有正式的敕令进行修整,但历年的敕令中俱都有提到,具体的精神本质便是我提炼出来的这一条,不信你查一查嘉祐七年、治平四年、以及熙宁元年五月初颁布的敕令便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至于这条么……”

陈宓并没有虚谈精神,而是将每条律例涉及的敕令都给说出来,至于真正的敕令内容,则让秦少游自己查去,如是这般,秦少游提出来的十几个所谓的谬误,陈宓不需要查看,便将历年的敕令给一一道来。

秦观越听越是心惊,但他心中却是不太信服的,等到陈宓说完,他便到书堆中,将历年的敕令拿出来,按照陈宓的说法一一找出来对比对照,发现陈宓所举全无半点谬误,这下才算是被折服了。

“陈静安此人过目不忘,几如鬼神……”

许多年后,秦观与朋友说起来陈宓的时候如是说道,到了那时候,他犹然记得此时的震撼。

只是后来秦观记得是陈宓惊人的记忆力,但此时他却是震撼与陈宓在律法精神的独到见解。

秦观一边抄写一边对照自己学过的律法,一一印证,然后根据陈宓的几条法律精神的原则进行新的一轮印证,在抄写完之后,他蓦然惊觉,他的律法认知已经全然不同了,不仅仅如此,他对道的一贯认知也发生了改变,他发现,他认识世界的方法似乎并不那么对了。

原来,这便是真正的高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么?

东西抄完了,秦观的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了,但秦观却是不肯走了。

“你让我跟着你吧。”

秦观与陈宓道。

“为什么?你不是要去游历吗?”陈宓奇道。

秦观认真道:“我独不愿游万方,惟愿一识陈静安。”

陈宓诧异而笑。

原来,自己的魅力已经大到这个地步了么?

熙宁十年,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秦观前往拜谒,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